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75344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涂宁芳 薛从容 袁雅玲 龚 龙
第1页

    参见附件(1726KB,2页)。

     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是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的一部分,现已在许多肿瘤中发现EGF及EGFR表达异常[1],且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03年至2007年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89例,其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28~74岁,肠型52例,弥漫型37例;按照病期和浸润深度分:早期胃癌26例,进展期胃癌63例(其中浸润在固有肌层29例,浸润胃壁全层34例);无淋巴结转移34例,有淋巴结转移55例。

    1.2 方法 免疫组化采用S-P法。

    1.3 结果判定 EGF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浆;EGFR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膜和/或细胞浆。计数5个高倍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阳性表达细胞数≥5%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学 26例早期胃癌中,6例局限于胃黏膜内,20例浸润达黏膜下。2例有淋巴结转移。7例为弥漫型(印戒细胞癌),19例为肠型胃癌。63例进展期胃癌中,29例浸润在固有肌层,34例浸润胃壁全层。53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为弥漫型,33例为肠型。

    2.2 EGF在胃癌中表达率为38.20%,EGFR为48.31%,EGF+EGFR同时表达为26.96%。EGF、EGFR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

    表1

    EGF、EGFR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病理特征例数

    阳性例数(%)

    EGFEGFREGF+EGFR

    浸润深度

    黏膜及黏膜下层262(7.6)3(11.5)0(0.0)

    肌层2912(41.4)16(55.2)10(34.5)

    浆膜及浆膜外3420(58.8)24(70.6)14(41.2)

    淋巴结转移

    (-)344(11.8)5(14.7)3(8.8)

    (+)5530(54.5)38(69.1)21(38.2)

    26例早期癌中EGF、EGFR及EGF与EGFR同步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11.5%和0,而在63例进展期癌的阳性率分别为50.79%、63.49%和38.09%,明显高于早期癌(P<0.05); EGF、EGFR及EGF和EGFR同步表达在浸润胃固有肌层和浆膜层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4例无胃周淋巴结转移组EGF、EGFR及EGF与EGFR同步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34(11.8%),5/34(14.7%)和 3/34(8.8%),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而55例有转移组分别为30/55(54.54%)、38/55(69.1%)和21/55(38.2%),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是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的一部分,EGF是一种分子量为6KD的多肽激素,EGFR 是原癌基因 C-erbB-1的表达产物,当与 EGF 结合后,激活该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导致受体本身及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后者给细胞提供进行细胞分裂的信号,从而引起细胞的分裂增殖。EGFR与配体结合后的活化过程可分三个步骤:①配体与EGFR结合,使EGFR活化,改变EGFR的三维构象,使EGFR形成同源二聚体或EGFR与erbB家族中的另一成员结合成为异源二聚体;②EGFR的酪氨酸激酶区激活,结合一个ATP分子,二聚体内发生自身磷酸化,使受体酪氨酸残基磷酸化;③分别依次识别SH2蛋白的底物酶,将信号传入细胞内,刺激细胞生长增殖。EGF通过与细胞膜上 EGFR 特异性结合,引起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物效应,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和癌变。

    文献报道EGF及EGF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5%~55%和19%~60%,EGF和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中EGF的阳性率为3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