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754
克氏针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19KB,2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108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52例,解剖钢板内固定56例,对2组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依照韩平良等锁骨疗效标准,克氏针内固定组优良率94.2%,解剖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8.2%,2种手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氏针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和个人情况选用。

    【关键词】 锁骨骨折;内固定;克氏针;钢板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98%。其治疗方法较多。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克氏针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8例,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18~67岁,平均41岁。损伤原因:摔伤49例,车祸伤59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3例,横断形骨折21例,短斜形骨折27例,长斜形骨折22例,螺旋形骨折5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3例。52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56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位,患肩垫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部分病例加用局部浸润麻醉。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作长约4 cm的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清理血肿、骨痂,检查骨折端情况,决定内固定方式。①克氏针内固定组:选用合适直径的克氏针,将其尾部做成带尖结构,插入骨折远断端髓腔,用骨钻向远端钻出于锁骨的后外上侧皮质骨并穿出皮肤,更换骨钻于克氏针远端,调整克氏针使近端处于合适位置,复位骨折端,将克氏针逆向钻入近骨折端的髓腔约4 cm,检查固定牢固,克氏针远端剪断折弯埋于皮下或置于皮外;②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复位后,选用合适的钢板,置于锁骨上方螺丝钉固定;对粉碎性骨折,先将碎骨折块复位后用丝线结扎固定或螺丝钉固定,恢复锁骨的解剖位置,再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术中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钢板的长度,对横形及短斜形骨折采用6孔钢板,对粉碎性骨折及长斜形骨折选用8~10孔钢板,使骨折两端固定的螺丝钉不低于3枚。术中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换药治疗。克氏针内固定组三角巾悬吊4~6周,钢板内固定组三角巾悬吊3~4周,逐步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1.4 评定标准 按照韩平良[1]等锁骨疗效标准:优: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x线片示对位对线好,肩关节活动正常;良:骨折正常愈合,术后稍有移位,局部稍隆起,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差:骨折明显畸形愈合、或骨不连和再次骨折,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2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无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克氏针内固定组2例克氏针松动滑脱,1例因受外力致克氏针弯曲畸形愈合,4例针孔轻度感染经抗炎、换药治愈,无骨髓炎发生;钢板内固定组1例螺丝钉松动致畸形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按照韩平良等锁骨疗效标准,克氏针内固定组:优39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94.2%;钢板固定组:优42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98.2%。(见表1)

    表1

    3 讨论

    锁骨由于解剖位置表浅和独特的S形弯曲结构,遭受外力时易引起骨折。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虽然愈合快,但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导致肩部畸形、疼痛、功能受限,并且锁骨粉碎性骨折时,碎骨片移位,会压迫、损伤锁骨下血管神经。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内固定器材的改进,以及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被愈来愈多的应用于临床。克氏针和钢板是较常见的两种内固定方法。

    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口较小,骨膜剥离少,创伤小,对骨折部血运影响小,操作相对容易,费用低廉,骨愈合后内固定物取出简单。但克氏针内固定很难在每一受力和运动平面上达到良好固定,使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受影响,易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克氏针内固定时,骨折断端间存在剪切力,易导致骨折端以克氏针为中轴旋转和骨折端分离,不能紧密嵌插,从而影响骨痂形成。对长斜形骨折髓腔内穿入克氏针往往困难,且穿针后常造成斜形骨折断端之间分离;粉碎性骨折通过粗丝线或钢丝捆扎固定碎骨片,难以使骨片间紧密接触,影响骨折愈合。克氏针粗细选择不当,或进入髓腔长度不足可导致克氏针把持力减弱而松动、滑脱,或者克氏针折弯、折断,造成骨折固定失效,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本组1例患者术后肩部受力后出现克氏针折弯。克氏针固定锁骨骨折后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及克氏针滑入胸腔、肺内、心脏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也多有报道[2,3,4]。克氏针尾端留置皮外,易引起感染,而固定期间长期洗澡不便也为多数患者不能接受。

    锁骨解剖钢板是依据AO内固定原理和锁骨中段“S”形解剖结构设计,钢板呈“S”形,符合锁骨解剖形态,满足锁骨在长XY轴上和RS轴上的解剖要求,同时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在PQ轴上适当预弯,使钢板与锁骨完全贴附,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提供更加有效的固定[5]。钢板置于锁骨上方起到张力带固定的作用,能有效对抗弯曲应力及旋转应力。对粉碎性骨折的各个骨块一般都能稳定固定,为患肩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条件。但其切口较长,骨膜剥离广泛,影响血供,不利于骨折愈合;钢板易出现应力遮挡,甚至出现拆除钢板后再次发生骨折;手术钻孔及安置螺丝钉有损伤锁骨下神经、血管及肺尖的危险。钢板固定也有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情况。本组1例患者术后远端螺钉松动滑脱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钢板固定费用较高,且需二次手术取出。

    克氏针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其优劣性尚有不同意见[6、7]。本组患者二种内固定方法,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病例选择上有所侧重,对粉碎性、长斜形骨折多采用钢板内固定,对横断、短斜形骨折征求患者意见,多选用克氏针内固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认为,对锁骨骨折,结合骨折类型、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术中要注意:①克氏针粗细选择和进针深度要恰当;②术中骨膜剥离尽量少,尤其不要对每个骨折块进行过度剥离,以免影响血供,不利骨折愈合;③钢板长度选择适当,保证骨折远近段各有3枚螺钉,达到牢固固定。

    参考文献

    [1] 韩平良,张文明,藏洪声,等.锁骨移位骨折及脱位的治疗探讨.中华骨科杂志,1986,6(2):91-93.

    [2] 刘玉杰.锁骨骨折内固定后克氏针滑脱刺入肺内1例报告.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25.

    [3] 刘建斌,李青龙,梁晓芬.胸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术后克氏针折断坠人胸腔一例.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8):570.

    [4] 张毅,潘铁成.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滑脱刺入肺及纵隔一例报告.临床误诊误治,200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