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125Ⅰ粒子植入治疗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及术后防护(1)
【摘要】 目的 总结8例患者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及术后防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气胸3例,痰中带血2例,无一例并发肺栓塞。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达87.5%,不良反应少而轻。
【关键词】 125Ⅰ粒子;非小细胞肺癌;护理;术后防护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度高,大多数肺癌患者就医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也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单纯放、化疗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均有一定限度。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能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对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配合细致的护理、临床观察及术后防护,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3~71岁,平均57岁,8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相关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1.2 仪器设备 CT扫描设备使用Marconi CT-Twin flash,扫描条件为层厚5 mm~10 mm,螺距(pitch)为1。放射性粒子计算机立体定位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由珠海禾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放射性125Ⅰ粒子主要射线能量27.4 keV,外形为圆柱钛合金封装体,长4.5 mm,直径0.8 mm,内有3.0 mm×0.5 mm的银柱吸附125Ⅰ,其外是壁厚0.05 mm的钛壳。
125Ⅰ 粒子平均能量27~35 keV,半衰期59.43 d,半价层0.025 mm铅,组织穿透能力1.7 cm,初始剂量率7 cGy/h。单个粒子的活性0.63~0.81 mCi。穿刺植入针采用日本产18 G×200 mm Dr.J粒子植入针。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并行肿瘤相关抗原浓度测定以便术后对比;手术前以CT扫描确定肿瘤部位、数目、大小。
1.3.2 制订粒子植入计划及策略 根据术前CT扫描获得肿瘤情况,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TPS进行治疗计划设计,根据TPS计划系统结果确定植入放射性粒子剂量以及放置部位,计划靶体积定为大体肿瘤体积外扩1.5 cm。
1.3.3 粒子植入 根据病灶位置,患者取仰卧位,CT扫描确定病灶部位,选择穿刺点及进针方向。在进针部位用针帽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在穿刺点及进针路径行局部浸润麻醉,进针时尽量避开临近重要器官。在CT导向下以粒子植入针穿刺肿瘤组织远侧边缘,穿刺到位后应回抽无血液回流后,根据术前TPS计划每隔1.0~1.5 cm放置一颗125Ⅰ粒子,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术后行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及观察粒子分布情况。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按计划完成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分别在2 d或3 d行X线及CT检查,未发现粒子移位。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疼痛;有3例出现气胸,经治疗好转;2例出现痰中带血,术后3 d连用止血药后缓解;1例患者2周后白细胞轻度下降,未作特殊处理。其他患者无毒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或者稳定,有效率达87.5%。粒子植入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确诊后心理刺激较大,呈现焦虑、恐惧、压抑等心态,对手术及治疗不信任;且因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癌肿是一项新技术,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的顾虑及其接受能力,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教。同时向患者介绍粒子植入治疗的基本知识和优点,说明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使患者在治疗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省去放化疗的费用和痛苦。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有研究证实,术前是提供疼痛教育的最佳时机,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呈明显正相关[2]。因此,在术前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了认识,术后疼痛程度可降低[3]。
, 百拇医药
3.1.2 常规护理 手术区域常规备皮,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屏气练习,同时进行咳嗽咳痰训练以及床上练习排尿、排便。
3.2 术中防护措施 ①正确使用防护物品和个人剂量仪;②进行粒子植入时,手术医生为最强辐射位,虽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限值25 μSv/h,但工作人员仍应注意防护,据监测,0.18~0.25 mm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蔽90%~99%的125Ⅰ粒子放射源辐射剂量[4];③注意检测废弃的粒子,需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术后需用射线监测仪仔细检测工作台面及地面有无遗撒的粒子,发现后即时处理,以免放射性污染。
3.3 术后护理
3.3.1 常规护理 经粒子植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内疼痛感加剧、烦躁等。从术后开始,为其摆好舒适体位,避免过多地打扰患者。转移患者消极情绪,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烦躁期。125Ⅰ 粒子植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采取自主体位,但对于疼痛或穿刺后引起胸闷、气急等患者可采取相应的体位。125Ⅰ粒子植入后饮食不需控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等气胸症状,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皮肤愈合及伤口敷料情况,注意有无放射反应,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告知患者24 h内要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5]。术后2~3 d复查粒子位置情况。1个月后复查CT 或X 线了解肿块大小,评价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3.3.2 并发症护理
3.3.2.1 气胸 本组病例因穿刺发生气胸者3例,其中1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肺压缩60%立即停止穿刺,给予胸腔闭式引流,2 d后积气消失,肺膨胀良好,7 d后再次行125Ⅰ粒子植入术。另2例穿刺结束后行CT扫描发现肺压缩仅有20%,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观察未继续加重,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3.3.2.2 咳血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术后个别患者出现痰中带血,首先安慰患者不要紧张,让患者明白咳血是暂时的,并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止血、抗炎。
3.3.2.3 胸痛 如有疼痛,应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程度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疼痛的原因,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对有剧痛的患者,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3.3.3 术后射线防护的护理 由于125Ⅰ粒子能量低,半衰期长,穿透距离短,因此对正常组织损伤小,较容易防护,安全性高。所有患者尽量安排单人房间,并均用铅围裙覆盖粒子植入部位,可明显降低放射性污染。
3.3.3.1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防护 在给患者做检查及相关治疗时,尽量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时间过长,必要时佩戴防护设备。, http://www.100md.com(杨日芳)
【关键词】 125Ⅰ粒子;非小细胞肺癌;护理;术后防护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度高,大多数肺癌患者就医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也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单纯放、化疗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均有一定限度。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能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对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配合细致的护理、临床观察及术后防护,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3~71岁,平均57岁,8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相关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1.2 仪器设备 CT扫描设备使用Marconi CT-Twin flash,扫描条件为层厚5 mm~10 mm,螺距(pitch)为1。放射性粒子计算机立体定位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由珠海禾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放射性125Ⅰ粒子主要射线能量27.4 keV,外形为圆柱钛合金封装体,长4.5 mm,直径0.8 mm,内有3.0 mm×0.5 mm的银柱吸附125Ⅰ,其外是壁厚0.05 mm的钛壳。
125Ⅰ 粒子平均能量27~35 keV,半衰期59.43 d,半价层0.025 mm铅,组织穿透能力1.7 cm,初始剂量率7 cGy/h。单个粒子的活性0.63~0.81 mCi。穿刺植入针采用日本产18 G×200 mm Dr.J粒子植入针。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并行肿瘤相关抗原浓度测定以便术后对比;手术前以CT扫描确定肿瘤部位、数目、大小。
1.3.2 制订粒子植入计划及策略 根据术前CT扫描获得肿瘤情况,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TPS进行治疗计划设计,根据TPS计划系统结果确定植入放射性粒子剂量以及放置部位,计划靶体积定为大体肿瘤体积外扩1.5 cm。
1.3.3 粒子植入 根据病灶位置,患者取仰卧位,CT扫描确定病灶部位,选择穿刺点及进针方向。在进针部位用针帽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在穿刺点及进针路径行局部浸润麻醉,进针时尽量避开临近重要器官。在CT导向下以粒子植入针穿刺肿瘤组织远侧边缘,穿刺到位后应回抽无血液回流后,根据术前TPS计划每隔1.0~1.5 cm放置一颗125Ⅰ粒子,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术后行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及观察粒子分布情况。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按计划完成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分别在2 d或3 d行X线及CT检查,未发现粒子移位。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疼痛;有3例出现气胸,经治疗好转;2例出现痰中带血,术后3 d连用止血药后缓解;1例患者2周后白细胞轻度下降,未作特殊处理。其他患者无毒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或者稳定,有效率达87.5%。粒子植入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确诊后心理刺激较大,呈现焦虑、恐惧、压抑等心态,对手术及治疗不信任;且因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癌肿是一项新技术,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的顾虑及其接受能力,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教。同时向患者介绍粒子植入治疗的基本知识和优点,说明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使患者在治疗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省去放化疗的费用和痛苦。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有研究证实,术前是提供疼痛教育的最佳时机,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呈明显正相关[2]。因此,在术前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患者对术后疼痛有了认识,术后疼痛程度可降低[3]。
, 百拇医药
3.1.2 常规护理 手术区域常规备皮,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屏气练习,同时进行咳嗽咳痰训练以及床上练习排尿、排便。
3.2 术中防护措施 ①正确使用防护物品和个人剂量仪;②进行粒子植入时,手术医生为最强辐射位,虽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限值25 μSv/h,但工作人员仍应注意防护,据监测,0.18~0.25 mm铅当量含铅防护衣可屏蔽90%~99%的125Ⅰ粒子放射源辐射剂量[4];③注意检测废弃的粒子,需将其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内,术后需用射线监测仪仔细检测工作台面及地面有无遗撒的粒子,发现后即时处理,以免放射性污染。
3.3 术后护理
3.3.1 常规护理 经粒子植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内疼痛感加剧、烦躁等。从术后开始,为其摆好舒适体位,避免过多地打扰患者。转移患者消极情绪,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烦躁期。125Ⅰ 粒子植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采取自主体位,但对于疼痛或穿刺后引起胸闷、气急等患者可采取相应的体位。125Ⅰ粒子植入后饮食不需控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等气胸症状,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皮肤愈合及伤口敷料情况,注意有无放射反应,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告知患者24 h内要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5]。术后2~3 d复查粒子位置情况。1个月后复查CT 或X 线了解肿块大小,评价临床疗效。
, 百拇医药
3.3.2 并发症护理
3.3.2.1 气胸 本组病例因穿刺发生气胸者3例,其中1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肺压缩60%立即停止穿刺,给予胸腔闭式引流,2 d后积气消失,肺膨胀良好,7 d后再次行125Ⅰ粒子植入术。另2例穿刺结束后行CT扫描发现肺压缩仅有20%,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观察未继续加重,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3.3.2.2 咳血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术后个别患者出现痰中带血,首先安慰患者不要紧张,让患者明白咳血是暂时的,并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止血、抗炎。
3.3.2.3 胸痛 如有疼痛,应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程度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疼痛的原因,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对有剧痛的患者,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3.3.3 术后射线防护的护理 由于125Ⅰ粒子能量低,半衰期长,穿透距离短,因此对正常组织损伤小,较容易防护,安全性高。所有患者尽量安排单人房间,并均用铅围裙覆盖粒子植入部位,可明显降低放射性污染。
3.3.3.1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防护 在给患者做检查及相关治疗时,尽量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操作时动作要快,避免受照射时间过长,必要时佩戴防护设备。, http://www.100md.com(杨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