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624KB,2页)。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李志梅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等,对手术的实施和愈后均可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在心脏手术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88例,其中男130例,女58例;年龄37~79岁,平均55.5岁;因心律失常予射频消融术116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予心脏起搏术6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是只做常规护理,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2 干预方法
2.1 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及家属详细介绍环境、手术医师、责任护士以及本病区的医疗护理水平,尽快消除患者的恐惧。给予热心周到的护理,获取患者的最大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各阶段的心理干预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术前心理干预 手术前因患者对手术不了解,处于担心和忧虑之中。此时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介绍介入手术的知识。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及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开导和安慰。
2.3 术中心理干预 因介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心导管室的陌生环境加上周围各种仪器所发出的声音,都会使患者紧张。要随时安慰患者,询问其自我感觉。可利用护理技巧分散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专心与术者配合,如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放松训练,从而使其情绪平静,心律齐,呼吸平稳,肌肉放松,以利于手术穿刺。适时轻拍、触摸或紧握患者的手,给予进一步的心理支持。
2.4 术后心理干预 将情绪因素对术后康复的不利影响向患者家属予以说明,争取家属配合。对依赖心理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允许一名亲人入CCU病房陪护。护士首先对患者表达的不适给予理解、关注和安慰,回答疑问要明确、肯定,各项操作护理也要及时、准确,增加患者安全感。除了重视常规护理之外,同时须加强心理护理。要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不适及需要。
3 结果
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4 体会
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2],心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介入患者全程心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功能。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身心获得全面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实用性,是介入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心理、教育、伦理、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注重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满足患者需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