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733
100名孤残儿的护理工作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47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在孤儿寄养点实施护理工作,为孤残儿的后续救治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实践知识、对孤儿寄养点内先后接收和转运至上级救助机构的100名孤儿 实施短期的基础护理,生活照护,临终关怀等工作。结果 通过护理工作,为参与救助的孤残儿争取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降低了进一步的伤残,减少了病死率;并且使部分孤儿康复、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结论 孤残儿救助机构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孤残儿的救助事业中、专业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孤残儿;护理

    

    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17日至2009年7月22日孤儿寄养点先后护理和护送转运孤儿100名。孤儿寄养点配置护士1名,专职阿姨4名;对孤儿寄养点不同年龄、不同残疾类型的孤残儿实施24 h的生活照料,并根据孤残儿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实施护理工作。

    2 寄养点内参与救助的孤残儿资料分析

    2.1 孤残儿年龄偏小

    2.2 均为患病

    2.3 孤残儿多为急、危、重症,病情复杂、变化快

    2.4 多种畸形并存患儿多

    2.5 孤残儿因为本身疾患导致其与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会有诸多心理问题。

    2.6 寄养点孤残儿周转更新较快。 

    3 寄养点的工作流程

    3.1 新接孤残儿,医院做基本检查,明确疾病诊断,依据孤残儿病情决定是医疗方式。

    3.2 孤残儿进入寄养点,进行传染病检查。

    3.3 经医生明确诊断的孤残儿,根据专科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护理工作。

    3.4 寄养点的护理工作包括孤儿的术前和术后的生活照顾和护理,医院陪护,以及寄养点日常护理工作和康复护理。

    3.5 经医生明确诊断、对无法得到救治的重症孤残儿实施基础的居家照护,或临终关怀。

    4 孤儿寄养点的护理工作

    4.1 贯穿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4.2 提供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4.3 依据年龄阶段,实施不同年龄阶段的护理工作 以新生儿期为例: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婴儿中约3/2是新生儿,其中第一周内的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率的70%。故新生儿保健重点应放在第一周,强调喂养、保暖、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1]。

    4.4 急、危、重症,病情复杂的孤残儿;给予紧急医疗救助和适宜的护理。

    4.5 寄养点孤残儿术前护理、安全转运、医院陪护、术后护理。

    4.5.1 术前护理 寄养点的术前护理,是指针对不同的患病孤残儿给予专项护理工作,为其住院接受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4.5.2 安全转运 寄养点的孤残儿转运方式应依据病情决定;前提是患儿的病情经医生认可、可以转运的。然后,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航空公司规定:出生不满15 d的新生儿、不允许搭乘飞机。长途转运适合乘坐火车,因其运行速度快、运行平稳,而且又能配置医疗设备和药品器材,可在运行途中进行治疗[2]。 

    4.5.3 医院陪护 这里的“医院陪护”是指:寄养点的护士或阿姨在医院陪伴、参与医疗活动的患儿、负责照料患儿在医院的生活起居,积极配合医院的医生、护士参与医疗和护理活动。

    4.5.4 术后护理 寄养点的孤残儿的术后护理,是指患儿术后出院、在寄养点内由寄养点护士或者阿姨对其实施的术后护理工作。 

    4.6 疾病护理 寄养点的孤残儿以先天畸形多见;在出生缺陷中,先天畸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1986~1987年全国29个省市对954所县以上医院进行监测结果,先天畸形发生率1.301%[3]。

    患有一种或多种先天性疾病;寄养点的护士和阿姨能了解疾病特点,针对不同疾病进行护理,以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康复。

    4.7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本质是:对无望救治的患者实施临终照护,它不以延长临终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患者的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对临终患者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等措施,使临终患者活的尊严,死时安逸[4]。 

    4.8 寄养点护士、阿姨的心理调试 孤残儿的特殊身份和经历、部分孤儿的患病夭折、寄养点的特殊工作环境和氛围、事无巨细的护理工作等诸多因素,造成寄养点护士和阿姨都曾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情感状态的改变,因此必要的心理调适会更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论

    通过在孤儿寄养点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参与救助的100名孤残儿中,每名孤残儿均接受了常规的体检和疾病诊断,37名接受手术治疗,13名脑瘫孤儿接受了长期脑瘫康复治疗,11名孤儿被收养、20名孤儿被转送至上级慈善救助机构接受相应的医疗救助,11名孤儿在孤儿寄养点接受临终护理,6名孤儿在医院死亡,1名孤儿在上级慈善机构内死亡,1名孤儿在送回福利院后死亡。

    6 讨论

    6.1孤残儿和儿童福利机构人员配置现状 民政部2005年统计,我国孤残儿童约有57.3万人。长期以来,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主要是:集中为孤残儿提供生活照料和其他服务。在我国,儿童福利机构配置孤残儿护理员不足、缺失专业的孤儿医护队伍、缺乏从事孤儿医护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多家儿童福利机构共同面临的问题;部分儿童福利机构中普遍呈现、在编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有专业知识者较少的共同特点。

    6.2 整合社会资源 孤残儿是社会最弱小,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素质的不断提升;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对孤残儿实施科学有效救助。

    6.3 孤残儿需要专业护理人员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5]。 护士的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6]。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发挥和体现着她的重要作用,护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精细的艺术。

    孤残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护理工作的介入使其在孤残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孤残儿的自身特点决定这个特殊的群体需要专业、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