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1年第18期
编号:68120
小儿肠套叠术后采取不同康复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1月28日 2021年第18期
棒棒糖,灌肠,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徐琳 白毅 徐晶

    肠套叠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及脓样血便排出。小儿急性肠套叠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性休克。非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一般采用X 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或B 超下盐水灌肠。复位成功率在89%以上,临床肠套叠高发年龄为5~12 个月[1]。肠套叠的临床症状,是一段肠管插入相邻的管腔,并有阵发性的如哭闹、呕吐或呈暗红色的果酱状大便等临床表现,腹部可触及到如香肠状肿块,婴幼儿病情反复或加重,很容易造成肠穿孔及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一旦患儿发病,必须紧急救治[2]。有研究[3]发现,术后有效率的高低,不仅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与术后康复密切相关,作者对小儿肠套叠术后患儿采取不同康复方式,见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大连儿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50 例小儿肠套叠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3 例,年 龄1.1~2.2 岁,平均年龄(1.51±0.24)岁。试验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1.1~2.3 岁,平均年龄(1.52±0.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为小儿肠套叠术后,有肠套叠的典型症状: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触诊腹部有“香肠样”肿块,可以做出诊断;对于诊断不清楚者,为通过B 超、X 光,空气灌肠确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