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多房性囊性肾瘤1例
[摘要] 目的 分析巨大多房性囊性肾瘤临床病理资料和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分析超声与CT平扫的影像表现。结果 病理呈多囊性,囊壁衬以扁平上皮,囊腔间见纤维细胞及一些平滑肌,无成熟肾单位。结论 多房性囊性肾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由间胚叶组织发展而来的错构瘤,又称为多房性肾囊肿。
[关键词] 肾; 多房; 囊性; CT表现
[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102-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7岁。腰痛3月余,近日加重,伴胃区不适。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腹部略饱满,自剑突至下腹部可扪及一足球大小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侧肾区扣击痛明显,妇检未见异常。尿常规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超声检查: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其内有分隔光带。诊断:腹膜后囊性肿物,性质待定。
CT表现:腹腔右侧有1个19.7cm×15cm×35.5cm的巨大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12hu左右,呈大分叶状,内有多发条状分隔影,各房腔内壁光滑,肿块边缘清晰。右肾结构消失,肝脏、胃、胰腺被推挤移位,左肾未见异常,(见封三图7~8)。CT诊断:右肾巨大囊肿可能性大。
手术所见:腹腔内1个20cm×15cm×36cm的囊性肿块,表面呈灰白色,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腹腔侧壁有轻度粘连,右肾脏未探及,行肿块切除术。
病理:剖开囊肿见黄色液体溢出,壁厚度较均匀,多分隔,囊壁衬以扁平上皮,囊腔间见纤维细胞及一些平滑肌,无成熟肾单位。病理结果:多房性囊性肾瘤。
2 讨论
多房性囊性肾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由间胚叶组织发展而来的错构瘤,又称为多房性肾囊肿。发病年龄双极性:儿童多在5岁以下发病,男性多见;成人多40~70岁发病,女性多见。儿童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腹部肿块,偶尔出现疼痛、血尿、高血压或尿路感染等症状;成人常表现为腹部、腰部疼痛和血尿,肿瘤较大时出现其它症状。本病常由体检或其它检查时发现。囊肿大小在5~15cm,包膜完整,外有厚壁,内有多发分隔,囊腔大小不等,互不交通,密度多较均匀,囊肿小时和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有时可占据整个肾脏。10%~15%可有多种形状钙化。儿童应与局灶性肾囊肿性疾病和含囊肿的肿瘤鉴别,成人应与多房囊性肾癌鉴别。超声和CT对于该病诊断有特异性[1,2],CT对较大囊肿能较好地反应其大小、位置、范围、分隔情况、密度是否均匀及钙化程度。且可通过重建技术,进一步明确组织学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 腹部CT[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83-184.
[2] 李松年. 现代全身CT诊断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866.
(收稿日期:2009-12-22), http://www.100md.com(孟 涛)
[关键词] 肾; 多房; 囊性; CT表现
[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102-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7岁。腰痛3月余,近日加重,伴胃区不适。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腹部略饱满,自剑突至下腹部可扪及一足球大小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侧肾区扣击痛明显,妇检未见异常。尿常规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超声检查: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其内有分隔光带。诊断:腹膜后囊性肿物,性质待定。
CT表现:腹腔右侧有1个19.7cm×15cm×35.5cm的巨大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12hu左右,呈大分叶状,内有多发条状分隔影,各房腔内壁光滑,肿块边缘清晰。右肾结构消失,肝脏、胃、胰腺被推挤移位,左肾未见异常,(见封三图7~8)。CT诊断:右肾巨大囊肿可能性大。
手术所见:腹腔内1个20cm×15cm×36cm的囊性肿块,表面呈灰白色,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腹腔侧壁有轻度粘连,右肾脏未探及,行肿块切除术。
病理:剖开囊肿见黄色液体溢出,壁厚度较均匀,多分隔,囊壁衬以扁平上皮,囊腔间见纤维细胞及一些平滑肌,无成熟肾单位。病理结果:多房性囊性肾瘤。
2 讨论
多房性囊性肾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由间胚叶组织发展而来的错构瘤,又称为多房性肾囊肿。发病年龄双极性:儿童多在5岁以下发病,男性多见;成人多40~70岁发病,女性多见。儿童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腹部肿块,偶尔出现疼痛、血尿、高血压或尿路感染等症状;成人常表现为腹部、腰部疼痛和血尿,肿瘤较大时出现其它症状。本病常由体检或其它检查时发现。囊肿大小在5~15cm,包膜完整,外有厚壁,内有多发分隔,囊腔大小不等,互不交通,密度多较均匀,囊肿小时和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有时可占据整个肾脏。10%~15%可有多种形状钙化。儿童应与局灶性肾囊肿性疾病和含囊肿的肿瘤鉴别,成人应与多房囊性肾癌鉴别。超声和CT对于该病诊断有特异性[1,2],CT对较大囊肿能较好地反应其大小、位置、范围、分隔情况、密度是否均匀及钙化程度。且可通过重建技术,进一步明确组织学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 腹部CT[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83-184.
[2] 李松年. 现代全身CT诊断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866.
(收稿日期:2009-12-22), http://www.100md.com(孟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