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1)
[摘要] 观察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杂志,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给予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进行总结,其发病机制为颈或上胸椎的肌痉挛或炎症、关节增生、椎体不稳、关节紊乱、脊柱侧凸、先天畸形、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等病因刺激颈交感神经;其诊断为颈交感神经刺激或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并且与颈或上胸椎体征或病因相关者称之为交感型颈椎病;其治疗方法为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希望为医生提高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推拿; 小针刀; 骶管冲击; 牵引; 神经阻滞; 颈椎不稳
[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17-02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观察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杂志,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给予归纳、分析、总结,希望为医生提高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
1 发病机制
早在1926年,Barre曾推测,由于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症状群;1928年,Barre的学生刘永纯对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的叙述,故今仍有人把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n)氏症状群。Chen XQ[1]认为颈椎间盘退变、外伤、炎症、肌张力失衡所导致的颈椎不稳定,可引起局部异常的机械性刺激和椎间关节创伤性的炎症刺激,引发交感神经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