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13期
编号:11898121
托槽直接粘结技术\材料的发展与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3期
     传统的酸蚀粘结过程分为酸蚀+prime+粘结剂3个步骤,自酸蚀粘结技术简化了临床操作。自酸蚀理论是1989年Chigira等提出的,最初仅限于牙本质粘结。它的突出特点是,操作中省略了独立的酸蚀步骤,牙齿表面脱矿和偶联作用同时发生,而且处理剂不需要冲洗,避免了传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降低了人为因素所致的效果不统一性。TEM显示,利用自酸蚀粘结方法修复的树脂与未脱矿的牙本质呈现连续稳定的转换,无空隙等不良结构。在口腔正畸方面,因其在某些特殊环境下(轻度水、唾液、血液、手机润滑油的污染)可以提高托槽粘结的效率和成功率,1998年Bishara首次将酸性封闭剂应用于托槽粘结,初步引进了自酸蚀粘结技术的概念。自酸蚀封闭剂是一种磷酸化的甲基丙烯酸酯,当加压涂布作用于釉质表面时,在釉质表面同时发生了两种反应:一方面其磷酸成分使羟基磷灰石脱钙,并与分离出来的钙离子形成一种稳定的复合体沉积于随后形成的粘结网架内;另一方面甲基丙烯酸树脂突深入酸蚀后的釉质内中,形成一种锁结关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