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30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近20年收治的4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门诊治疗的39例患者均采用孕三烯酮药物治疗。结果 手术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48例手术的患者完全治愈,治愈率100℅;而药物治疗有效率30.7℅,药物临床效果不满意。结论 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剖宫产后;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150-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生长,最常见的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等[1]。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女性对于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愿忍受生产阵痛带来的痛苦,导致剖宫产率直线上升,而随之带来的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近年来受到妇产科医生的重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带来的腹壁切口增大的肿块以及周期性疼痛困扰着众多剖宫术产后的患者,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2010年3月近20年来收治的48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48例患者发病年龄均在24~37岁,平均年龄28.5岁,平均孕次2.2次,平均产次1.2次,孕中期剖宫取胎者占8.33%(4/48),其余均为足月剖宫产。48例病例的术后病例回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进行随访。
对照组39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发病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为29.3岁,平均孕次2.3次,平均产次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