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1994883
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5日 李兴亚 胡宏刚
第1页

    参见附件(1360KB,2页)。

    李兴亚 胡宏刚 固始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治疗组服用胺碘酮+普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房内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CRP及左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能有效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其机制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关键词】 普伐他汀 胺碘酮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左心房内径

    【分类号】R541.75

    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老年化,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日益增多。因其频繁反复发作或逐渐变成永久性房颤,不仅影响心功能,诱发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而且增加栓塞及中风的危险性[1,2]。研究显示[3],他汀类药物具有许多独立于调脂
------
     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老年化,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日益增多。因其频繁反复发作或逐渐变成永久性房颤,不仅影响心功能,诱发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而且增加栓塞及中风的危险性。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许多独立于调脂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其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胺碘酮+普伐他汀,探讨其在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防治方面的作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