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0818
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吴海声 程佑
第1页

    参见附件(2616KB,3页)。

     3.2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

    不同影像方法对脊索瘤的诊断价值不同。(1)X线平片的价值主要是发现病变,如表1所见,X线平片发现显示病变的概率为60%~92.3%,平均76.1%,而正确诊断仅为38.5%;一般仅能发现膨胀性、融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边缘可见硬化(图1A),邻近可见软组织肿块影。(2)CT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内部结构(图1B、图2A)。表1所见CT显示病变的概率为83.3%~100.0%,平均91.0%;而正确诊断为46.7%~50.0%,平均48.0%;骶尾部肿瘤表现为膨胀性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病灶向前侵犯形成软组织肿块,伴有点状钙化影(图1B)。颅底脊索瘤表现为以斜坡或岩骨尖为中心的不规则肿块,边缘清楚,内有点状钙化影,增强后肿瘤呈中等强化。总之,CT对显示小的骨质破坏和钙化较MRI敏感(图1B、图2A)。(3)MRI由于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情况,对临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5];表1所示,MRI发现显示病变的概率为100.0%,正确诊断的概率为61.5%~80.0%,平均70.7%;MRI显示脊索瘤呈不规则分叶状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图1C、图2B、图3C)。若肿瘤内有出血则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中等、不均匀“蜂房样”及“颗粒样”强化,其“蜂房样”强化为脊索瘤的特征性强化方式(图3B),动态增强扫描提示脊索瘤呈持续缓慢强化

    3.3脊索瘤的鉴别诊断

    (1)巨细胞瘤:病变呈膨胀性、偏心性生长,常见“皂泡征”。(2)畸胎瘤:CT显示肿瘤内有囊变区,为低密度的水和脂质成分;MRI可显示分化较好的畸胎瘤内有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的并能被脂肪抑制序列抑制的脂肪信号。(3)转移瘤:转移瘤常常是多个骨或多个椎体的融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无硬化边,多有原发肿瘤病史。(4)鼻咽癌:鼻咽癌好发鼻咽腔,常见咽隐窝狭窄,钙化少见,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退;而脊索瘤动态扫描呈慢进慢退。(5)鞍区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垂体瘤病灶主要位于鞍内,向鞍上生长明显时可见“束腰征”;颅咽管瘤是多位于鞍上的囊实性混合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强化。(6)软骨类肿瘤:肿瘤的破坏区膨胀程度低,破坏区边缘模糊,邻近骨质常受侵犯;MRI上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

    总之,脊索瘤有其较典型的好发部位,影像学上又有其较典型的特征性表现,依据脊索瘤的上述典型改变,一般诊断不难;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掌握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X线平片的主要价值是发现病变,但对脊索瘤不能进行定性诊断;CT能清晰显示脊索瘤的骨质破坏及钙化,尤其是对小的骨质破坏及钙化较MRI敏感;MRI由于其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和软组织及血管等信号丰富的特点,所以对该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判断病变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综合来说,目前MRI 检查是脊索瘤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碧玲. 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9.

    [2] Dislere DG,Miklic D. Imaging in toumors of the sacrum[J]. AJR,1999,173:1699-1706.

    [3] Wippold II FJ,Koeller KK,Smimiotooulos J G.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ervical chordomas[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