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1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13152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倪虹霞
第1页

    参见附件(1972KB,2页)。

     2.3焦虑对糖代谢各指标的影响

    GDM组和对照组共出现焦虑症状者为50例,参照相关文献[5]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40分为分界值分别分为低状态焦虑组29例,高状态焦虑组21例;低特质焦虑组15例,高特质焦虑组35例。低状态焦虑组和高状态焦虑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别较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低特质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特质焦虑组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与低特质焦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2低状态焦虑组和高状态焦虑组糖代谢各指标的比较(χ±s)

    组别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低状态焦虑组294.71±0.627.80±2.535.49±0.57

    高状态焦虑组214.94±0.697.98±2.665.65±0.64

    t 1.78 1.051.53

    P>0.05 >0.05>0.05

    表3低特质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糖代谢各指标的比较(χ±s)

    组别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低特质焦虑组 155.18±0.368.01±1.69 5.76±0.53

    高特质焦虑组 355.00±0.318.13±1.72 8.89±0.77

    t1.61 1.37 3.68

    P >0.05>0.05 <0.05

    2.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相关因素评价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相关因素为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96.3%(130/135),担心母婴健康95.6%(129/135),控制饮食感到困难91.9%(124/135),血糖监测麻烦且痛苦88.1%(119/135),注射胰岛素感到恐惧不安83.7%(113/135),治疗费用高、时间长70.4%(95/135),可能导致并发症61.5%(83/135),有遗传倾向51.9%(70/135),产后随访时间长50.4%(68/135)。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各国报道其发病率为1%~14%,目前中国的发病率约为3%~5%。由于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产检时首次发现并被诊断,缺乏心理准备,患者受到妊娠和糖尿病的双重影响,所以心态很容易出现失衡,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据调查,产前、产后焦虑、抑郁均会影响孕妇分娩及产后恢复,产前有此种不良情绪者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成倍增长[6]。本研究结果显示,GDM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应引起医护工作者的重视,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低特质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特质焦虑组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与低特质焦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评估血糖控制的首选标准,其能反应患者2 ~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形成比例与周围的血糖浓度呈正比,本研究结果提示特质焦虑得分可能是影响患者糖代谢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妊娠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产生的原因:①应激与焦虑:心理社会应激的存在可以造成患者的紧张焦虑状态,使GDM的发生危险增加。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既往史、对疾病的认知等因素与心理问题产生有关,由于其受到妊娠和糖尿病的双重影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继而可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此恶性循环对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影响。③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一经确诊患者不能面对现实,对治疗怀有恐惧心理,担心适量节食会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胎儿的成长及药物治疗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进行情绪疏导、家庭支持、身心自护等方面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明白良好的情绪对控制血糖及其自身的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使其增强信心[7]。

    总之,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可能特质性焦虑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控制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该给予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控制有重要的作用,能使其主动的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孕期和分娩期。

    [参考文献]

    [1] 周应芳,杨慧霞,王建六,等. 妇产科热点问题聚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14-421.

    [2] 赵立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