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2)
第1页 |
参见附件(2764KB,3页)。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注意监测患者营养状态及电解质平衡,依据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给予饮食。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术前及术后1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ALB、PA及LC。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
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腔镜组无切口并发症发生,腔镜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腔镜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腔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肠粘连或肠梗阻等腹腔并发症7例,腔镜组4例,对照组腹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腔镜组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分别为83.0%和19.5%,对照组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分别为87.8%和17.1%,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 两组手术前后营养状态
两组患者术前静脉血ALB、PA及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腔镜组静脉血ALB、PA及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手术根治性切除是结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是腹部外科手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既往的研究观点认为,腹腔镜技术进行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具有较高的肿瘤转移风险,在手术中很难做到无瘤操作,在肿瘤切除、移动及取出过程中,肿瘤局部种植转移的机会要高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伴随近年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操作过程中,通过对肿瘤的保护,能够达到与开放式手术等同的隔离效果[2]。临床大宗病例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其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我们对41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辅助性结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小术中的损伤,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腹腔镜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也较短,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开放式手术处理切口的时间,而且在分离切除过程中,通过镜头的放大作用,能够清晰显示组织结构的层次[3,4],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是术中的操作时间受术者的经验影响较多[3]。两组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同开放式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在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开放式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其可能同患者手术切口较大及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短期营养较差有关[5],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评估也证实,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的静脉血ALB、PA及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腔镜组,说明采用开放式手术对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影响较大。此外,肺部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较多,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对咳嗽及呼吸功能的限制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腔镜手术多为5cm左右的小切口,患者术后疼痛较轻,因此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外,对照组术后腹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术中对腹腔的干扰及损伤,减少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肿瘤的局部转移不仅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患者的免疫状态是肿瘤转移复发的关键因素,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单个肿瘤细胞的脱落很难形成转移病灶,虽然有研究报道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无显著差异,说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预后尚无明显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国新.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6):538-540.
[2] 林国乐,邱辉忠.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06,12(6):437-440.
[3] Braga M,Frasson M,Vignali A,et al. Laparoscopic vs.open colectomy in cancer patients:long-term complication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6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