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1)
[摘要] 肝脏是重要的能量物质代谢器官,参与并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当肝脏因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时,易诱发糖代谢紊乱,甚至出现葡萄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不同于2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病情更为隐匿,有资料报道,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时,糖尿病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进展,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并不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肝源性糖尿病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及早给予个体化综合治疗,改善和保护肝功能,降低高血糖,缓解症状,最大限度地减轻由糖尿病所致的肝病进展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1-0025-03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多以慢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为主,且症状体征轻重不一,有别于2型糖尿病,HD的多饮多食症状因受肝病影响而不典型,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多因肝脏功能减退间接引起糖代谢异常,故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尤其早期发现,早期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1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尤其肝硬化时常并发糖代谢紊乱。Kuriyama等[1]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