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315804
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5日 冯之静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将我科1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静脉滴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 胰岛素泵组在血糖达标、血酮转阴和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方面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P < 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静脉滴注组(P < 0.05) 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尿酮转阴时间短,胰岛素总用量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稳定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 胰岛素泵;胰岛素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49—02

    作为糖尿病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的表现特点,临床多采取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该病[1]。本研究回顾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1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静脉滴注组),经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符合马学毅著《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2]中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胰岛素泵组60例,其中男36例(60.0%),女24例(40.0%);年龄 21~69岁,平均(38.4±3.5)岁;病程3~186个月 ,平均(68.6±11.3)个月;体重指数(BMI):(17~27)kg/m2,平均(20.8±2.3)kg/m2;血糖 (16.5~53.5)mmol/L,平均(25.6±2.5)mmol/L。静脉滴注组61例,其中男35例(57.34%),女24例(39.34%);年龄 21~71岁,平均(38.5±3.5)岁;病程3~191个月,平均(68.8±11.3)个月;BMI(17~28) kg/m2,平均(20.7±2.3) kg/m2;血糖(16.5~51.5) mmol/L,平均(25.4±2.5) mmol/L。两组患者的血酮体均>4 mmol/L,血浆pH均<7.3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糖、血酮体以及血浆pH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快速补液、降低血糖、纠正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等常规基础治疗。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美敦力公司生产,型号:712)持续24 h皮下泵入诺和灵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注册证号 H20070155),胰岛素用量为0.1 u/(kg·h),当患者尿酮体转阴、pH值正常时按照餐前负荷量加基础量(0.6~1.0) u/h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静脉滴注组给予诺和灵R以0.1 u/(kg·h)持续均匀静脉滴注。动态监测三餐前、餐后2h以及睡前末梢血糖值,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胰岛素泵入量[3]。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参考甘胜莲研究[4]中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分组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胰岛素泵组在血酮转阴、尿酮转阴、血糖达标时间与静脉滴注组比较(P < 0.01);胰岛素用量低于静脉滴注组(P <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组(P < 0.05)。表1显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更加有效、安全。两组患者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胰岛素静脉滴注是一种传统的根据动态监测血糖值适时调整静滴量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法,具有胰岛素调整滞后、血糖波动大、胰岛素用量大和低血糖发生率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岛素泵具有模拟机体胰腺β细胞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能力,根据食物摄入量或目前的血糖值自动计算所需持续24h向体内补给适量胰岛素,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外源性胰岛素和体内胰岛素保持在一定的生理水平。胰岛素泵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1.6±1.5) h,明显比静脉滴注组(12.7±1.6) h短(P < 0.01);低血糖发生率1.67%低于静脉滴注组(13.11%)(P < 0.01)。胰岛素泵能够精确维持血肿胰岛素浓度,降低了血糖异常波动的影响,使微量胰岛素的持续输入具有预见性,更便于临床有效控制血糖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胰岛素泵使β羟丁酸恢复时间缩短,表现在尿酮转阴时间(41.4±4.1) h,明显低于静脉滴注组(46.3±4.2) h,血糖水平控制更加方便、科学、有效且安全,是目前糖尿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表1显示,在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方面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P < 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静脉滴注组,P < 0.05,与张允平等[5]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确切,具有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尿酮转阴时间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