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硝酸甘油急救对心肌梗死心电图结果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硝酸甘油急救对心肌梗死心电图结果的影响。 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则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出院前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出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 < 0.05)。 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少,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硝酸甘油;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036-03
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临床分型中最严重类型之一,该病以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迄今为止,该病的治疗以再灌注心肌为主,较有效的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1-3]。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设备和操作者的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很多时候无法进行,为此,探寻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笔者选用第一代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UK)和硝酸甘油分别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均给予低流量吸氧,首剂嚼服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和150 mg氯吡格雷。在心电监护条件下,①对照组患者按照2万U/kg尿激酶加入100 mL生理盐水内30 min内滴完,尿激酶最大为150万U,2 h后给予6000 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②实验组患者10 mg硝酸甘油加入5%GS/0.9%NaCl 250 mL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用药前和住院治疗后血压、心率、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等,同时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和出血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4]
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能够生活自理,而相关检查显示:血清酶恢复正常,心电图稳定,仅遗留异常Q波,同时,患者并发症已经被控制;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并发症基本控制,而相关检查显示:血清酶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稳定,仅遗留异常Q波和T波改变;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并发症未见明显,甚至进一步恶化。本研究笔者认为除治疗无效这一情况外均考虑为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年龄、体重、治疗前心率和发病至治疗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心肌梗死部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3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已经跃居我国人口死亡的原因之首,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5,6]。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临床分型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不稳定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患病后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受到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7,8]。但是,迄今为止,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规范,尤其是院前急救这一领域。为此,广大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探寻安全高效的院前急救方案。
本研究笔者选用第一代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和硝酸甘油分别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两组临床疗效、出院前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出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9]。可见,硝酸甘油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尿激酶治疗患者溶栓后心律失常和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硝酸甘油治疗者。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硝酸甘油能够及时扩张冠状动脉,保证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正常维持,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心电图的结果;②尿激酶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来降解纤维蛋白凝块和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最终发挥溶栓作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心电图的结果。
综上所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虽然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的手段之一,但是仍应该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来考虑治疗方案,尤其对慎用静脉溶栓的患者,选择硝酸甘油治疗仍然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邢慧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15-16.
[2] 李新光. 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 哈尔滨医药,2011,31(1):23.
[3] 杨秋玲.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12,32 (3):66-67.
[4] 田才林,刘岳怀.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642-644.
[5] 苏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