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36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李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椎再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再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结果 患者再次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病程(P < 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其影响因素为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病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再手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23-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较为常见,保守治疗没有收到满意效果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有的患者手术后未能明显地缓解症状,或者是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一段时间后再次复发,所以再次手术为较好的治疗方法[1]。笔者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1998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其中男78例,女5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6岁,平均(41.7±6.2)岁。初次手术部位为L3/4、L4/5、L5/S1、L4~S1、L3~5的患者数分别为13、69、35、9、5例。既往手术方式中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减压固定融合术、行微创手术的患者数分别为95、21、15例。不同的手术史中1次、2次及3次手术的患者数分别为108、16、7例。手术指征具体如下:腰腿痛剧烈;腰腿痛后给予保守治疗6~8周以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影像学表现及体征都表明有明显神经根受压。腰椎再手术节段中L3/4、L4/5、L5/S1、L2~4、L3~5、L3~S1、L4~S1的患者数分别有4、49、20、5、23、9、21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手术方法参照参考文献[2],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时间为2~3 d,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在术后第2天进行。观察24 h伤口引流量,当在50 mL以下时将伤口引流拔除,下床活动要在支具保护下进行。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要负重。

    1.3 治疗效果评价

    手术效果的评价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及腰痛、腿痛VAS评分进行。对主观满意度的评价则参考Epstein法进行,其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能够完全缓解,工作与生活能够正常的进行为优;临床症状减轻较为明显,生活能够正常的进行并可以从事一般较轻的工作为良;临床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改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减轻或者不轻反而加重为差。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优+良[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研究结果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手术的一般情况

    腰椎再次手术时间最短1.7 h,最长4.4 h,平均(2.3±0.4)h;术中出血量最小200 mL,最多1 500 mL,平均(551±103)mL。手术过程中的神经损伤例数为0例。术后随访2~6年,平均(4.1±0.6)年,患者的主观效果评价在末次随访时优良的患者数为102例,优良率为77.9%。

    2.2 治疗效果比较

    与再手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明显较高,下肢痛VAS评分及腰痛VAS评分均明显较低(P < 0.05)。见表1。

    表1 再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评分比较(x±s)

    2.3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2可见,患者的既往手术方式、既往手术史、神经损害、及本次病程为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 < 0.05)。

    2.4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在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病程(P < 0.05)。见表3。

    表3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此时手术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4]。有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与未行固定融合组患者比较,减压固定融合组患者具有明显较高的优良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腰椎再次手术中患者的骨质及软组织切除的更多,较容易损害脊柱的稳定性,腰椎融合术中使脊柱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从而使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5,6]。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使用了减压固定融合术,获得了较好的优良率,为77.9%。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患者给予减压固定融合术后临床效果较好。

    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中,术前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具有较差的再次手术效果,约为47.6%。但是也应该注意,有的患者尽管是存在神经损害,但是其所取得的手术效果也较为满意,提示对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其手术也应该尽早地进行,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挽救[7]。此外,再次手术效果也会受到本次病程的影响,由表2数据可以得出,病程在12个月以上的患者具有明显较差的治疗效果,具体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患者的神经长时间的受压,逐渐地加重了神经损害导致。在腰椎再次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中,既往手术次数是否会造成影响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次研究的结论表明手术次数不会明显地对手术的效果造成影响,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中只有少数具有2次以上的手术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的结果。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其影响因素为再手术前神经损害及本次病程时间。

    [参考文献]

    [1] 汪军民,来珊珊,喻传兵,等. 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1):688-690.

    [2] 赵福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