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坎地沙坦组)34例,坎地沙坦(4~8) mg/d;对照组(卡托普利组)32例,卡托普利(12.5~37.5) mg/d。治疗8周,服药前后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血糖、血钾以及肾功能,并记录服药期间可能发生的咳嗽等不良事件。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28/34例)和75%(24/3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坎地沙坦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
[关键词] 坎地沙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52-0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因此为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应积极控制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在治疗上除改善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口服药物治疗为改善血压的主要途径。我们采用ARB类药物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6月我院内科门诊未经治疗的年龄>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坎地沙坦组)34例,男20例,女 1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1岁;对照组(卡托普利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界定的标准[1]。
1.2 方法
66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非影响血压药物,服药时间为餐前。对照组予卡托普利12.5~50 mg,每日3次,治疗组予坎地沙坦(重庆圣华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维尔亚)4 mg/d,前4周每周复诊一次,如血压控制不满意,加服吲达帕胺片2.5 mg/d,疗程均为8周,在此期间不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当日3次血压的平均值、心率、空腹血糖、血钾及肾功能情况,并询问症状即咳嗽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82.4%(28/34),对照组总有效率75%(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5,P <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生化等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糖、血钾、肾功能C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卡托普利组有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咳嗽。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高血压形成主要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关。由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外周阻力增加造成,特点为:脉压增大,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血压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控制主要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其受体(AT)结合实现的。坎地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从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2] 。坎地沙坦可通过抑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发挥一定的降压作用[3]。坎地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也不参与其他受体或离子通道结合产生阻断作用,其半衰期长,可达24 h,谷峰比值为90%~100%。用坎地沙坦治疗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产生有临床意义的血压降低,有助于高血压正常生理曲线的恢复[4,5]。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及剂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坎地沙坦能较好地控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无干咳副作用,对心率、血糖、血钾、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