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使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的效果(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1年1~12月以手术室为单位选择1~6号手术室,在1~3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A组,施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在4~6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B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对全年在两组手术室里进行的所有手术进行统计,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护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抽查项目的缺陷率。 结果 B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较A组大幅度提高,投诉率显著下降,而差错率也明显下降(P < 0.01或P < 0.05)。B组所抽查项目存在缺陷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P < 0.01)。 结论 在手术室采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效率,减少差错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标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131-03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手术室作为医院实施手术和抢救的重要职能部门,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任务重、精神压力大、风险性高等特点[1]。为降低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一直在探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护理标识是为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及患者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应用规范的图案和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具有行业特征的标识的总称[2]。合理地使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的安全。作者对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以手术室为单位选择我院1~6号手术室,在1~3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A组,共完成各类手术1 894例,其中合并感染的91例,患者患有血液传染病的68例;4~6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B组,共完成各类手术1 863例,其中合并感染的79例,患者患有血液传染病的5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1.2.1 A组 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1.2.2 B组 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标识。具体包括:(1)护理标识制定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需求,尊重患者的感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应简洁明了,易于辨认,字体规范统一,放置醒目,样式美观;每种标识的意义都有简明的文字说明,便于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对护理工作起到警示作用,减少和避免操作失误,减少操作环节,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2)护理标识的主要形式:标牌、标签、标语、色牌、色带、印章、片、腕带。(3)护理标识种类:患者类、环境类、警示类。①患者类:腕带: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区、床号、诊断、手术名称等重要信息,在手术前由病区的护士给患者佩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的护士及麻醉人员、手术医生均通过腕带快速核对患者信息。对于合并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合并有感染、血液传染病、昏迷、心脏起搏器、病危等使用红色的腕带,以特别提醒,其他普通的患者使用蓝色腕带以示区别。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接诊的护士将药物过敏警示牌挂在输液架上,以及时提醒医务工作者。手术的患者多需要开通多个输液通道,为方便管理,对不同的输液通道采用不同颜色的不干胶标签进行标注,并在标签上注明日期、名称、置管人。在穿刺成功后,由穿刺护士将标签粘贴在输液器调节器的位置,以方便护理人员快速识别和有效管理,避免差错的发生,提高效率。②警示类:常用药警示标识:在配置不同的药物时,使用不同的颜色标签进行区分用途,如蓝色表示外用药,黄色表示静脉用药,红色表示氯化钾等特殊类药物。手术台上的用药:根据术中常用药名称,事先制作白底红色字体的标签,高温消毒后在手术中使用,由司械护士抽取完药物后,将无菌的标签贴在注射器上,使手术的大夫一目了然。③环境类:手术室是对环境要求最高的地方,根据手术室不同区域的功能,其对环境清洁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根据不同区域采用不同醒目颜色的标签进行警示。例如清洁区我们采用绿色标识,污染区我们采用红色标识。手术室的器械、仪器根据就近、方便取用的原则固定相应的位置,以便使用的时候可以及时准确找到并备用。在不同仪器及器械的位置粘贴位置标签,在标签上注明所放置仪器的名称。对于火源、易燃物、氧化物的位置标明防燃,电刀、电凝器的位置标明防潮。仪器的电源线用帮扎带捆好,以防缠绕在一起,延误使用。对于有感染的手术、合并有血液传染病的患者、术中使用C臂机或放射性检查的手术,在手术前即在门口固定位置挂置相关的警示牌,以提示医护人员注意自我防范。
1.3 工作人员培训
在实行护理标识风险管理后,对全科室的护理及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每个人都熟记所有标识的意义、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求全部掌握为合格。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反复培训,直到掌握为止。
1.4 评价方法
在患者术后病情平稳后,由相关护理人员向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向医务工作者发放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手术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两张调查问卷均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大项共20个小项,每个小项按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满意(3分)、不满意(2分)、极度不满意(1分)评分,满分为100分,≥60分为满意,计算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统计全年患者的投诉情况及全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差错率[2];分别由护士长带主管护师对两组手术室的无菌物品管理、护理文书、物品准备、物品清点、无菌操作、留送标本进行抽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