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2692019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4月在我院治疗的眼外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等。 结果 入院时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 > 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的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 < 0.01),对照组较入院时也有下降(P < 0.01),但不如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1)。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评价的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总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各项目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精神心理项目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眼外伤手术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 心理护理;眼外伤;焦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109-03

    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交通的发达,眼外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多样,并且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突发的外伤事件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导致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1]。而个人的认知、经历、社会支持等都影响患者对眼外伤的应激反应。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配合治疗,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择眼外伤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4月在我院治疗的眼外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1~55岁,平均(41.2±18.3)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均诊断明确,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和时间。入选标准:①年龄>20岁且<70岁;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顺利完成调查问卷;③单侧眼外伤;④需要手术治疗;⑤排除其他系统严重创伤和疾病史;⑥既往或目前无精神科疾病。其中眼贯通伤18例,化学烧伤14例,钝挫伤22例,其他6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1±17.8)岁;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2.5±19.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入院后完善检查,给予常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 http://www.100md.com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1)患者入院后应通过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突发情况的应激反应,对于严重的患者,可以不必过早告知实际病情,而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为主,倾听患者的忧虑,给予同情、支持和关心。(2)治疗阶段:①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开放的、支持性的、不做任何判断的谈话方式,利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患者的压力,耐心倾听患者对受伤经过的陈述,让患者慢慢接受眼损伤的事实,并积极配合治疗。②鼓励患者主动公开交流自己的恐惧、焦虑、抑郁的感受,鼓励患者列出创伤引起的压力对日常机能的影响,并鼓励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面对困难。③根据情况,逐渐向患者透漏病情。④指导患者自我监测不良情绪,及时发现,及时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控制不良情绪。(3)巩固阶段。①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患者表现出支持、同情,解释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指导患者正确应对。②情绪疏导。患者会出现压抑、不愿和家人沟通等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进行及时的疏导,鼓励其正确表达抑郁等情绪,减轻心理压力。③认知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是一类心理治疗的总称。对眼外伤患者通过认知重建,帮助患者改变各种不正确的态度,矫正消极的思维方式。④行为矫正干预,包括情绪松弛训练、分散注意法、示范法、行为塑造法、刺激暴露法等,达到减轻患者焦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⑤家属的支持。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家庭成员也必须进行改变,鼓励患者面对困难,给予支持。
, 百拇医药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入院后和出院后1个月进行调查。①汉密顿抑郁量表[2],共24个项目,每项0~4分,反映患者的抑郁程度。②汉密顿焦虑量表[3],共有14个项目,每项0~4分,反映患者的焦虑程度。③生活质量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4]进行评价,共4个维度,20个项目。4个维度为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和心理。对参与调查及随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本研究于入院后及出院后1个月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20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两组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入院时两组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 > 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的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 < 0.01),对照组较入院时也有下降(P < 0.01),但不如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http://www.100md.com
------
    蔡雪萍 何明光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门诊眼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4月在我院治疗的眼外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等。结果入院时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的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较入院时也有下降(P0.01),但不如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评价的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总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各项目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精神心理项目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眼外伤手术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眼外伤 焦虑 生活质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25007)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Y20120258)

    【分类号】R473.77

    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交通的发达,眼外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多样,并且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突发的外伤事件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导致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蔡雪萍 何明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