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预防肺结核初治化疗中肝损害的临床观察(2)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肺结核属于中医“肺痨”,主要是因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所致,内在病理基础是阴血亏虚、虚火偏旺;肝脏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二者在生理、病机上有密切关联,因此肺痨的患者容易导致肝脏的生理功能紊乱,有其内在原因,而出现纳差、乏力、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胆病症;另外,抗痨药物易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而出现肝病相应症候。因此,本研究中所运用中医药复方,以“养阴血、益中气、调气机”为立方原则,五味子养肺、肝、胃之阴,选为君药;黄芪、党参、山药调理中气,以和为顺,并防君药之阴柔损阳;柴胡疏达肝气,调畅气机,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方中药物顺应人体生理机能,共奏益气养阴、调畅气机、阴平阳秘的作用。近年来文献[7-9]报道五味子、黄芪、党参、山药、甘草等具有修复和保护肝细胞、保护胃黏膜、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诸多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本研究中药复方能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调节肝脏新陈代谢,降低肝细胞损伤时所致升高的酶谱活性水平,对损伤的肝细胞有显著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本研究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