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3159288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洪杰 姜玉新
第1页

    参见附件。

     微钙化(<1 mm)是病理中所见的砂砾体所致[16],后者为乳头尖端局灶梗死引起钙质沉淀与死亡细胞而形成,光镜下为圆形和同心圆层状钙化,直径约5~100 μm,几乎在其他甲状腺癌中观察不到,是乳头状癌特征之一[17];而增生结节和腺瘤内良性钙化通常较大,呈弧形、条状或环状,少数小的钙化呈彗星尾征,位于结节边缘多见。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微钙化是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特异度最高(93%~95%)的指标[18,19]。本研究中良、恶性结节钙化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2%、71.4%。

    本研究发现PTMC病灶纵横比大于甲状腺增生结节(0.94±0.24)cm比(0.70±0.20)cm(P < 0.01),原因是在甲状腺癌早期,肿瘤前后方向上的癌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其他方向上的癌细胞则处于相对静止期,导致肿瘤在前后方向上的径线大于左右及上下方向。两者的年龄之比(46.39±10.44)岁:(51.02±13.39)岁,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据 1991 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颈部淋巴结分区,Ⅵ区淋巴结也称为中央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咽后淋巴结。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通常先转移到肿瘤周围的气管食管沟、气管前淋巴结,即所谓的中央区淋巴结,随着病变的发展,随后转移到颈侧区淋巴结,这种顺行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