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2684845
内质网、线粒体与脑缺血再灌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3期
     2.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内质网应激 目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较多,内质网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非折叠蛋白反应是内质网应激的首要中心环节。脑缺血/再灌注时,通过氧化应激、钙超载等机制造成神经细胞损伤,进而引起内质网应激功能改变。病程初期,通过内质网应激反应可纠正错误折叠蛋白或未折叠蛋白重新恢复正确的空间结构,然而长时程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则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所以内质网应激效应与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窗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16],兔在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caspase-12、凋亡细胞数有着类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内质网应激反应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有密切关系;也有研究表明[17],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GRP78和GADD153的表达不对称,缺血再灌注早期GRP78明显升高,后期反而下降,GADD153在缺血再灌注后期明显逐渐升高,说明内质网应激在早期发挥自稳功能以适应应激,后期以促使神经细胞凋亡为主。目前关于脑缺血的内质网应激途径报道甚多[18,19],但都无明确的机制可循。

    2.2线粒体途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2.1 线粒体通路 Liu X等[20]早在1996年就已发现细胞色素C的释放与细胞凋亡有明显关系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