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27期
编号:12682074
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
     3.2 重视药源性疾病鉴别诊断[10]

    功能性改变如抗胆碱和神经节阻断药可引起无力性肠梗阻,利血平可引起心动过缓等。器质性改变如与非药源性病无明显差别,也无特异性,则鉴别诊断不能根据病理,主要依靠药源性疾病诊断要点。包括炎症型(如各型药物性皮炎)、增生型(如苯妥英钠引起皮肝萎缩、皮肤变薄、表皮乳突消失)、血管型(如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栓塞型(如血管造影剂引起的血管栓塞)、赘生型(如药物致癌变)等。

    3.3 掌握药源性疾病的诊治与预防[11]

    在诊断过程中,要警惕药物可能是致病因子参与发病的情况,应及时排除药物的危害。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药物反应。以便及时调换剂量或治疗药物。总之,要尽可能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滥用和误用药物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能合理用药则大多数药源性疾病是可以避免的。

    4 注重合理用药

    在药品的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疗程、配伍与联合用药、禁忌证等方面都要严格把关,注重合理用药[12,13],防止人为地“经验”用药增加ADR的发生。①联合用药过多。要有目的地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要排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ADR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