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36期
编号:12676156
杨仁旭教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6期
     另一方面,人体是有机整体,五脏机能的变化亦可与骨质疏松密切关联。肝为“罢极之本”,且“女子以肝为先天”,其主润宗筋,乙癸同源,因而肝的病变亦能引起肾的病变,肝肾功能虚衰,肾虚不能主骨,肝虚不能润筋,则骨强度下降,更易导致骨折[8];再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精须依赖脾精的不断充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若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肾精得不到必要的补充,骨髓化源匾乏,骨骼失养则骨质疏松,骨骼脆弱无力[9]。

    此外,伴随增龄,机体脏器功能衰退,行血无力而可致血液瘀滞不畅,运水无力,则酿湿生痰,久之,常使痰瘀互结,胶着难解,因而病情日趋加重,迁延难愈[10,11]。综上,杨教授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本在乎肾虚,又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痰、瘀则常作为病理产物及继发性病因使得病情愈加复杂化。

    2.2 辨治理念——论辨治,分疾徐,参内外,酌补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复杂,不同医家论治各有千秋[12]。杨教授的突出贡献一言以蔽之即在于提出可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缓急不同而分阶段论治之特色治则纲要。杨教授认为本病可分作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