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1)
第1页 |
参见附件(2855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80例肝硬化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心理护理8周。 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肝功能(ALT、AST)、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心理护理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心理护理组上升更明显(P < 0.05)。 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肝硬化;综合性心理护理;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111-03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1]。肝硬化病情较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伴发焦虑和抑郁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大[2]。近年来研究发现综合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控制,增强治疗效果[3,4]。本研究观察了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肝硬化患者80例,均来源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0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并经超声或CT等检查证实。排除标准:伴有肝性脑病、肝癌或病情恶化发生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
------
庞红华 袁天喜 向圆花 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内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肝硬化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心理护理8周。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肝功能(ALT、AST)、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更明显;心理护理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遵医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心理护理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性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2010ZYC-A30)
【分类号】R473.5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1]。肝硬化病情较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伴发焦虑和抑郁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大[2]。近年来研究发现综合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控制,增强治疗效果[3,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5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