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4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710399
益肾养血化瘀汤对肾阴虚夹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史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2.3两组治疗前后生殖激素的比较

    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后BBT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双相及不典型双相)分别为90.0%及67.5%,治疗后两组BB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用药全过程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3讨论

    中医治疗不孕源远流长,“肾主生殖”的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在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耳。”中医学认为Pcos的发病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肾、肝、脾功能失调,导致痰、瘀壅滞于胞宫,表现为闭经、不孕、卵巢呈现多囊样改变,其病机以肾虚血瘀、脾虚痰湿、气机不畅致痰、痰瘀互结理论多见。由于本病是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了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虚实错杂,集多种病机于一身, 可多证兼夹并见,或随病程相互转化,因此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11]。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法也为许多学者所推崇,辨病与辨证结合,利用二者各自的长处有益的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效果。中西医二种医学体系对于本病的认识有互相汇通之处,如肾主生殖与促排卵、脾胃运化失常与 Pcos代谢失常[12]。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从中医学角度多方面研究Pcos,如归绥琪等对女性Pcos各类症候群进行归纳并测定血清糖脂代谢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辨证诊治提供临床依据[13];如陶莉莉等运用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以研究探讨对肥胖型Pco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从而寻找对肥胖型Pcos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14]。多位中医妇科老专家根据临床体会及古典文献上的研究也提出各自的观点。如有人认为本疾病是由于肾虚不足,蕴育乏力,卵泡发育迟滞,而卵泡排出困难,又与气虚推动不足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