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
第1页 |
参见附件。
3讨论
胃癌是危害我国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征兆,因此发现并确诊往往多为肿瘤晚期,虽然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治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并未明显改善[9]。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不仅要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胃癌根治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在最大限度控制癌细胞负荷的前提下,延长无瘤或带瘤生存时间是治疗的目标,而患者术后胃功能受到极大损伤甚至缺失,进食、消化等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化疗等治疗手段导致的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脱发等毒副作用,患者生活质量低下[10,11]。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对胃癌等恶性疾病相关信息来源广泛,存在诸多混乱、谬误,患者及家属内心对健康知识充满渴望,但获取正确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仍然不足,仅凭日常医疗服务过程中穿插讲授或自行学习收集资料都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因此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造成患者对疾病治疗前景的不可预知,从而产生不确定感[12]。Mishel研究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包括不明确性、不一致性、复杂性及不可测性4个主要方面,关键点都是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足,原因主要分为信息来源不足和获取能力不足[13]。信息来源不足如上提到的正确知识获取途径仅依赖医务人员分散式的教育,获取能力不足则与患者个人认知能力和社会支持有关[14]。
本研究对172例胃癌术后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不确定感的多个维度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即“面对”呈负相关性,表明由于不确定感的增强而可能导致缺乏足够勇气和知识面对严重疾病,缺乏面对的勇气则更增加不确定感;不确定感多个维度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即“回避”、“屈服”呈正相关性,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不确定感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干预前调查显示,胃癌患者存在明显的消极应对,从而出现失望、沮丧、悲观等不良情绪,相应不明确性、不一致性、复杂性及不可测性得分较高。
健康教育则作为手术及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干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