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水、湿澄源(1)
第1页 |
参见附件(3292KB,4页)。
[摘要] 痰、饮、水、湿既有同为阴邪共性,又有其个性,即发病和证候的规律。由于致病因子的不同,所以适用的治法治则也不同,故亟需澄源求本,深入研究《内经》和《金匮要略》,抓住三者的共性,深刻地认识三者的个性,加强证候的鉴别比较,提高临床辨治能力。
[关键词] 痰;饮;水;湿;内经;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5-0052-04
饮病、水病、湿病之名,始见于《素问》,而对痰病则少有论述。《金匮要略》之《痉湿暍病篇》和《痰饮病篇》对湿病和饮病的辨治发展起到奠基式的作用,《伤寒论》作为《金匮要略》的姊妹篇,则对痰[1]、饮、水、湿均有论述。
痰、饮、水、湿同源,但又各有区别,是学界之共识[2],其相同处是基于津液代谢共同的脏腑功能失调,其相异处在于病理产物的形态和临床证候。《伤寒论》[3]中阐述痰饮病和水病是由外感病误治失治,以及汗、吐、下法滥用,戕害后天之本脾胃。因为中焦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更是人体饮食吸收、运化精微的核心环节。误治导致脾胃功能的失调,从而引发脏腑功能失调和津液代谢紊乱,造成痰、饮、水、湿的发生和积结。张仲景将痰饮病、水气病和湿病作专篇专论,补充了理法方药,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无疑是将《素问》形而上的理论具体化。宋以后医家弥补了前人论述痰病的不足,促进了痰病辨治的发展,所以有“宋以前详于饮而略于痰,宋以后则详于痰而略于饮”之说[4],此是痰、饮、水、湿中医学术发展的宏观脉络[5]。
1 《素问》论痰饮、水、湿的特点和治法启示
见表1。
1.1 《素问》论饮病的特点[6]
饮病的病名由《素问》[7]发端,并将其发生和发展置于五运六气的模式下进行论述,如“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气交变大论》);“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所胜,饮发于中”(《至真要大论》);“土郁之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92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