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系统化治疗方法对近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3)
第1页 |
参见附件。
在眼睛的视觉功能训练方面[13],针对弱视患儿进行的视觉功能训练是一个漫长、枯燥和重复的过程。视觉康复训练效果与弱视患儿对训练方法的兴趣和依从性密切相关,患儿监护人可根据其平时的爱好和习惯进行相关的训练。黄杨利等[14]在文献研究中称传统的视觉功能训练具有单一性的特点,患儿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感到枯燥和无趣等而不能持之以恒,影响训练效果和视觉恢复能力,如果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使训练方式多样化并富有色彩性,可使患儿的训练依从性大大增加并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3.2 数据结果讨论
本研究观察组患儿治疗选择的短小遮盖法、闪烁红灯法、海丁格刷法和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方法是在矫正视力至0.8以上前提下进行的,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治疗1年时间后,视力获得明显提升,由治疗前的(0.42±0.02)提高到治疗后的(0.88±0.01),提升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两点:观察组的短小遮盖矫正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全遮盖法的临床效果[15];另外,观察组应用的海丁格刷法能在红光闪烁刺激黄斑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刺激,通过偏振光投射原理调节近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具有优秀的临床效果,与周华生等[16]的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其在文献研究中用海丁格刷仪对50例弱视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治疗有效率达80%以上,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类似性质。
3.3总结
儿童弱视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五种,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比较常见,也是临床治疗比较复杂的弱视类型。其导致弱视的原因不但与患儿的年龄、病程和弱视程度有关,也与屈光不正的性质密切相关[1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