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组,年龄18~40岁,平均(27.6±6.3)岁,其中35岁以上38例,占38%;初产妇69例,经产妇31例。选取同期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38岁,平均(26.8±4.7)岁,其中35岁以上22例,占22%;初产妇66例,经产妇34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孕周、体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龄、孕周及体质量、产次、流产次数、胎盘异常、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资料。
1.3 评价指标
①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1]。②采用称重法、辅以容积法进行出血量的测量[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
见表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