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5年第32期
编号:12729702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肠外和个体化营养治疗的对比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2期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脑卒中患者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CT及MRI检查确诊;伴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者,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平均(8.1±2.6)分;患者预计生存周期在 3 周以上。排除合并脑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可能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1.3 常规处置

    一般情况下,重症脑卒中患者且有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在发病8 h之内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时机为发病后(4.6±0.7)h,手术平均时间为(3.2±0.8)h。所有重症脑卒中患者术后尽早头部亚低温、甘露醇脱水及术后24 h内给予预防应急性溃疡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

    1.4 研究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诊疗过程及用药基本相同,在发病2 d 后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蛋白(T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标本送医院检验科生化室。

    1.4.1 肠外营养组 通过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患者基础能量消耗量,疾病危重患者,应激系数为1.5,根据75×应激系数×BEE,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热量供应量。在肠外营养首日,静脉输注需要热量的一半,之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追加供给量。

    1.4.2 肠内营养组 床头略抬高30°,将鼻胃管插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