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3)
脑内μ受体主要分布在与痛觉和呼吸及恶心、呕吐相关的区域,如三叉神经核、楔状核、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篮斑以及孤束核、疑核[1]。瘙痒中心学说认为,阿片类药物进入脑脊液中到达三叉神经脊束核,作用于其中的阿片受体导致瘙痒,而这一过程是由μ受体介导的[12]。阿片类药物进入脑脊液中,到达上述区域,主要通过激动μ受体,导致恶心、呕吐、瘙痒及呼吸抑制,所以阿片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与中枢μ受体激动相关。吗啡为μ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而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激动μ受体实现,其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瘙痒等。有报道,硬膜外吗啡镇痛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可达50%以上,瘙痒的发生率大约60%[12]。皮肤瘙痒是椎管内吗啡镇痛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雌激素与阿片受体相互作用[13],产妇瘙痒的发生率也较其他人群增高[14]。椎管内注射吗啡导致急性瘙痒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使用抗组胺药等治疗效果不佳,使用μ受体拮抗剂逆转,又影响吗啡的镇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术后康复的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