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6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3069110
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2)

     1.2 纳入标准

    (1)发病在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的患者;(2)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者;(3)卒中类型包括: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②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4)包括反复卒中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患者;(2)卒中前或卒中48 h内合并感染者;(3)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4)患有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者。

    1.4 研究方法

    制定脑卒中患者感染情况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感染情况统计,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比较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1 d后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后均输入计算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Z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寻找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604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6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现代医生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