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2)
1.2 纳入标准
(1)发病在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的患者;(2)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者;(3)卒中类型包括: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②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4)包括反复卒中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患者;(2)卒中前或卒中48 h内合并感染者;(3)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4)患有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者。
1.4 研究方法
制定脑卒中患者感染情况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感染情况统计,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比较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1 d后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后均输入计算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Z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寻找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604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6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1)发病在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的患者;(2)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者;(3)卒中类型包括: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②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4)包括反复卒中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患者;(2)卒中前或卒中48 h内合并感染者;(3)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4)患有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者。
1.4 研究方法
制定脑卒中患者感染情况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感染情况统计,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比较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1 d后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后均输入计算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Z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寻找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604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6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现代医生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