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032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漏诊原因(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6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漏诊原因单因素分析

    见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Hb、憩室、末端回肠/回盲部病變、图像质量差、使用其他或者未导泻漏诊率较高(P<0.05)。

    2.2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漏诊原因多因素分析

    见表2。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项目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年龄、末端回肠/回盲部病变、憩室、图像质量差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确诊率升高,而末端回肠/回盲部病变、憩室、图像质量差降低确诊率,增加漏诊率。

    3讨论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3%~5%,病变部位以小肠多见,因受到解剖特点、检测手段的限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尤其是小肠病变,一直是消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3-5]。根据出血特征可分为隐性出血与显性出血。隐性出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与粪隐血试验阳性。显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等肉眼可见的出血,根据出血量大小及临床症状,分为大量出血及轻-中量出血。常见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肠道血管发育不良、小肠肿瘤、小肠溃疡、血管炎、小肠憩室、主动脉肠瘘等[6-8]。临床表现主要有黑便/血便,大量出血时可有心悸、冷汗、晕厥、休克等,贫血的一般表现例如乏力、纳差、头晕、心悸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