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31期
编号:13215065
降钙素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及乳腺癌的感染特点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8月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合并感染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非感染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经临床诊断为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血常规等检查存在感染,对照组中患者无感染出现,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排除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原发性细胞减少的患者。观察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4~68岁,平均(48.7±3.1)岁,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49.2±2.5)岁。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用常规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方案采用“EC-T”3周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对血常规进行监测,患者在出现发热的6 h以内采集静脉血,经离心后分离取上清液,待分析。对观察组中的合并感染的患者的血样进行培养,存在呼吸道感染者同时需要进行痰液培养,存在消化道感染者同时需要进行尿液和粪便的培养。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量,以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记录两组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1.3 评价标准[7]

    患者的口腔温度不低于38.3℃持续1 h以上时为发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