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32期
编号:13213913
现代医学对针灸取穴的影响与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2期
     在躯干部位,各穴位的功能主治与穴位所处的经络和神经节段有关,即同一条经络的穴位,由于所处神经节段不同,其主治功效不同,即所谓的“同经异治”;属不同经络的穴位,如其位于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症大体相同,从而表现出“异经同治”的调整效果。

    左右耳区、面部及前额头部是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区,枕部和后头部为颈2脊神经支配区,这些部位的经穴均分布于神经附近的区域,虽然各经穴位分布在多条经络上,但在主治的病症方面几乎完全相同,皆是以治疗眼、耳、鼻口五官科局部病症为主。

    四肢的神经节段,是躯干的体节沿肢体长轴纵向延长,每一条经脉分布在1~2个神经节段,例如上肢桡侧是手太阴肺经(颈5~6),尺侧是手少阴心经(胸1~2),中间则是手厥阴心包经(颈7~8),每条经脉各穴位的主治病症大体一致。由于每条经脉分布于1~2个神经节段,故其主治病症也较为集中,而不同的经络主治病症又有所差别,如手太阴肺经主要对肺部及气管的病症有效,手少阴心经主要治疗有关心脏的病症。沿经分布的四肢经穴主治病症特征,为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治疗原则提供了神经解剖学依据。

    全身大部分经穴的主治病症,都具有“神经节段”特征。通过分析躯干、头面部和四肢经穴的主治病症规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