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临床研究(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5例行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4]。本组2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29.2±5.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周岁;②明确就诊目的,自愿接受面中下部轮廓改形手术;③术前实施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下颌角正常,但拒绝进行下颌骨截骨手术。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周岁;②含全身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者;③术前实施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下颌角存在明显外翻或肥大;④存在张口受限、咬肌功能异常或其他口腔功能障碍。
, http://www.100md.com
1.4 手术方法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下牙槽实施神经阻滞麻醉,颊黏膜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将1.5~2.0 cm横向切口作于咬肌水平颊黏膜,对颊肌进行分离,暴露颊脂垫包膜。将包膜打开,待脂肪自动溢出,将适量颊脂垫去除,电凝止血。自同一口内小切口,以小号骨膜剥离子经由下颌骨骨膜表面,对下颌支后缘、下颌角后缘及下颌体近下颌区的咬肌附着区进行剥离。口内切口采用5-0薇乔线缝合。以纱布填塞口内,持续24 h。术后3 d,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佩戴颌颈套,持续7 d。
1.5 手术效果评价标准
①观察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下颌角间距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②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5]。
1.6 统计学方法
, 百拇医药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得到有效随访;对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术后平均软组织下颌角间距为(120.0±7.5)mm,明显小于术前的(130.5±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2,P=0.000)。
2.2典型病例
①28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右侧存在明显肥厚,双侧不对称。术后第8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②25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轻度肥厚现象。术前6个月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内注射。术后第7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③24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术后第7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④26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左侧存在明显肥厚,雙侧不对称。术后第8个半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基本满意。⑤29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轻度肥厚现象。术前8个月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内注射。术后第9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
, http://www.100md.com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远期并发症。咬肌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变4例,咬肌功能轻度下降21例。
3 讨论
面部形态类型较多,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等[6]。其中,东方人认为最具美感的是脸型为椭圆形。一般来说,影响人类面中下部轮廓形态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骨骼、肌肉、皮下脂肪、颊脂垫肥厚等[7]。当前,临床上常用的面中下部轮廓改形方法包括颊脂垫部分去除术、咬肌部分切除术、下颌角截骨术、面部抽脂术等[8]。但是,下颌角截骨术具有操作复发、创伤大、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弊端,且术后恢复时间长[9];面部抽脂术仅适用于存在明显面颈部脂肪堆积人群,且术后极易出现局部色素沉着、面部瘢痕等并发症[10];颊脂垫部分去除术能改善“婴儿肥”脸型,且多采用口内切口,可防止损伤神经血管,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面部瘢痕遗留,受到临床医师和受术者的一致肯定[11]。
, 百拇医药
本研究采用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将咬肌部分切除术替换为咬肌剥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远期并发症。此外,咬肌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变4例,咬肌功能轻度下降21例。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咬肌剥离术实施过程中,在对咬肌进行剥离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影响到部分支配咬肌的神经分支,引发失用性萎缩。此外,剥离咬肌附着点后会损伤部分毛细血管,影响咬肌血供,引发咬肌萎缩[12]。
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手术能经由同一口内小切口进行,不会给机体面部神经及血管造成不利影响,可避免出现面部瘢痕遗留[13];②将咬肌部分切除术替换为咬肌剥离术,可减少手术难度和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创伤,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③下牙槽实施神经阻滞麻醉,颊黏膜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均为局部麻醉,可有效避免全身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得到有效随访;对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术后平均软组织下颌角间距为(120.0±7.5)mm,明显小于术前的(130.5±9.7)mm,平均下面宽减少(9.2±2.2)mm,证明凸显出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百拇医药(邵芳 田霞 艾峥 李芸 魏虹)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5例行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4]。本组2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29.2±5.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周岁;②明确就诊目的,自愿接受面中下部轮廓改形手术;③术前实施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下颌角正常,但拒绝进行下颌骨截骨手术。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周岁;②含全身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者;③术前实施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下颌角存在明显外翻或肥大;④存在张口受限、咬肌功能异常或其他口腔功能障碍。
, http://www.100md.com
1.4 手术方法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下牙槽实施神经阻滞麻醉,颊黏膜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将1.5~2.0 cm横向切口作于咬肌水平颊黏膜,对颊肌进行分离,暴露颊脂垫包膜。将包膜打开,待脂肪自动溢出,将适量颊脂垫去除,电凝止血。自同一口内小切口,以小号骨膜剥离子经由下颌骨骨膜表面,对下颌支后缘、下颌角后缘及下颌体近下颌区的咬肌附着区进行剥离。口内切口采用5-0薇乔线缝合。以纱布填塞口内,持续24 h。术后3 d,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佩戴颌颈套,持续7 d。
1.5 手术效果评价标准
①观察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下颌角间距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②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5]。
1.6 统计学方法
, 百拇医药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得到有效随访;对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术后平均软组织下颌角间距为(120.0±7.5)mm,明显小于术前的(130.5±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2,P=0.000)。
2.2典型病例
①28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右侧存在明显肥厚,双侧不对称。术后第8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②25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轻度肥厚现象。术前6个月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内注射。术后第7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③24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术后第7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④26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增厚现象,左侧存在明显肥厚,雙侧不对称。术后第8个半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基本满意。⑤29岁,女性,术前下颌骨三维CT检查,显示双侧咬肌肥大,伴有颊脂垫轻度肥厚现象。术前8个月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内注射。术后第9个月,面部正位、侧位、斜45°位轮廓均明显改善,对改善效果非常满意。
, http://www.100md.com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远期并发症。咬肌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变4例,咬肌功能轻度下降21例。
3 讨论
面部形态类型较多,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等[6]。其中,东方人认为最具美感的是脸型为椭圆形。一般来说,影响人类面中下部轮廓形态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骨骼、肌肉、皮下脂肪、颊脂垫肥厚等[7]。当前,临床上常用的面中下部轮廓改形方法包括颊脂垫部分去除术、咬肌部分切除术、下颌角截骨术、面部抽脂术等[8]。但是,下颌角截骨术具有操作复发、创伤大、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弊端,且术后恢复时间长[9];面部抽脂术仅适用于存在明显面颈部脂肪堆积人群,且术后极易出现局部色素沉着、面部瘢痕等并发症[10];颊脂垫部分去除术能改善“婴儿肥”脸型,且多采用口内切口,可防止损伤神经血管,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面部瘢痕遗留,受到临床医师和受术者的一致肯定[11]。
, 百拇医药
本研究采用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将咬肌部分切除术替换为咬肌剥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远期并发症。此外,咬肌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变4例,咬肌功能轻度下降21例。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咬肌剥离术实施过程中,在对咬肌进行剥离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影响到部分支配咬肌的神经分支,引发失用性萎缩。此外,剥离咬肌附着点后会损伤部分毛细血管,影响咬肌血供,引发咬肌萎缩[12]。
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手术能经由同一口内小切口进行,不会给机体面部神经及血管造成不利影响,可避免出现面部瘢痕遗留[13];②将咬肌部分切除术替换为咬肌剥离术,可减少手术难度和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手术创伤,且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③下牙槽实施神经阻滞麻醉,颊黏膜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均为局部麻醉,可有效避免全身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得到有效随访;对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术后平均软组织下颌角间距为(120.0±7.5)mm,明显小于术前的(130.5±9.7)mm,平均下面宽减少(9.2±2.2)mm,证明凸显出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百拇医药(邵芳 田霞 艾峥 李芸 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