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洗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分析(1)
[摘要] 目的 探究灌洗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骨髓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患者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优良率、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的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57,P=0.0003);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6,P=0.0197);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29,P=0.0000)。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4,P=0.3134)。 结论 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灌洗术治疗的治疗优良率高,可以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且疾病复发率较低,利于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灌洗术;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 R68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02-0061-03
慢性骨髓炎属于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与疑难疾病,患者部位的骨感染时间在6周以上,多半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导致,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较长的治疗周期,医疗费用较多,导致患者的身心痛苦巨大[1-2]。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医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包括开放性松质骨植骨、肌皮瓣填塞术、病灶彻底清除、病骨切除术、截肢手术等[3]。本次研究选择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常规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45.22±3.14)岁;发病部位:股骨下段9例,股骨中上段7例,胫骨上段8例,胫骨中下段7例;实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3~69岁,平均(45.82±3.25)岁;发病部位:股骨下段10例,股骨中上段7例,胫骨上段7例,胫骨中下段7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1.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患者配合本次研究工作,配合术后持续跟踪1年。
1.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工作已排除不自愿参与此研究或不能配合术后跟踪随访1年者;排除合并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合并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方案,包括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给予血液化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及时帮助患者清除病灶,打通髓腔。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主要步骤为:常规清除骨皮质,开槽病灶,依据以往密闭式灌洗引流方式将多侧孔冲洗管放置于髓腔内,将出水管放置于髓腔外,医用泡沫海绵包埋;依据实际创面大小进行针对性修剪贴膜(要求需将2 cm以上的健康皮肤覆盖住),保证各个连接部位均处于密封状态,及时连接负压引流,保持负压水平值为125~450 mmHg,给予病灶以生理盐水+抗生素反复冲洗;7~10 d持续负压引流,使得创面、骨髓腔内的肉芽较为新鲜,不存在脓性的分泌物即可。
在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1)应选择生理盐水作为灌洗液,若患者未给予药敏试验,可选择将生理盐水(1000 mL)兑入160000 U的庆大霉素;若已经给予药敏试验,可给予生理盐水与敏感抗生素进行冲洗,等到3~5 d后进行药敏培养,排除二重感染,并重新选择适合的敏感抗生素。(2)结合实际引流液颜色适当调节灌洗液速度,一般而言,术后48 h内通常引流液颜色较深,包括血性颜色或者黄色,且存有一定沉渣,此时可适当加快冲洗液速度(120滴/min);术后6 h内可采取全速冲洗模式,术后6 h后则应快速冲洗(80滴/min),每隔2小时进行2 min全速冲洗,保持“先快后慢”冲洗形式。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若颜色逐渐变浅,可将冲洗液速度降低至40~60滴/min;若突然颜色变成鲜红色,即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情况,此时应及时采取对症处理。(3)引流管的选择十分重要,引流管粗细及大小均对患者术后引流、伤口愈合等起到重要影响。本次研究选择18号硅胶吸痰管或者多侧引流管,具有较为柔软的材质,因此可以明显减少伤口刺激性,避免或明显减少橡胶管塌陷等不良事件。(4)加强创面观察与指导,伤口外用透明包膜应完全隔离外界,连接负压源后持续吸引,应避免因吸引力太大而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甚至出血现象等;应避免因吸引力太小而造成血凝块堆积,甚至堵塞现象等;因此应保持适当力度吸引力。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做好交接班工作,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对症处理并上报;应保持各个管道紧密连接状态,避免发生管道受压、管道折叠、管道堵管、管道回流等不良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防发生医源性感染现象。更换负压瓶引流液时,应夹紧引流管,之后关闭负压源,并更换引流瓶,负压应保持恒定的状态,便于有效引流,以有效预防液体发生回流。(5)依据引流液颜色确定灌洗时间,灌洗时间约为7~10 d,以保持引流液处于澄清状态;灌洗完成后应留置3~5 d的负压引流时间,待引流物清除干净后,拔除引流管。(6)灌洗时应加强临床观察,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仔细分析有无堆积,流入速度是否减慢,排液量是否减少,以及有无发生冲洗液外渗等现象,每日检测患者大腿中段周径,以利于观察分析有无发生患肢水肿现象,是否保持引流通畅状态等。(7)由于患者长时间缺乏运动,容易诱发远端肢体肿胀、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情况;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术后患肢抬高30°,加強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训练5 min)[4-5]。, 百拇医药(邢秀峰)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灌洗术;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 R68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02-0061-03
慢性骨髓炎属于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与疑难疾病,患者部位的骨感染时间在6周以上,多半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导致,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较长的治疗周期,医疗费用较多,导致患者的身心痛苦巨大[1-2]。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医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包括开放性松质骨植骨、肌皮瓣填塞术、病灶彻底清除、病骨切除术、截肢手术等[3]。本次研究选择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常规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45.22±3.14)岁;发病部位:股骨下段9例,股骨中上段7例,胫骨上段8例,胫骨中下段7例;实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3~69岁,平均(45.82±3.25)岁;发病部位:股骨下段10例,股骨中上段7例,胫骨上段7例,胫骨中下段7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1.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患者配合本次研究工作,配合术后持续跟踪1年。
1.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工作已排除不自愿参与此研究或不能配合术后跟踪随访1年者;排除合并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合并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方案,包括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给予血液化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及时帮助患者清除病灶,打通髓腔。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主要步骤为:常规清除骨皮质,开槽病灶,依据以往密闭式灌洗引流方式将多侧孔冲洗管放置于髓腔内,将出水管放置于髓腔外,医用泡沫海绵包埋;依据实际创面大小进行针对性修剪贴膜(要求需将2 cm以上的健康皮肤覆盖住),保证各个连接部位均处于密封状态,及时连接负压引流,保持负压水平值为125~450 mmHg,给予病灶以生理盐水+抗生素反复冲洗;7~10 d持续负压引流,使得创面、骨髓腔内的肉芽较为新鲜,不存在脓性的分泌物即可。
在灌洗持续负压吸引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1)应选择生理盐水作为灌洗液,若患者未给予药敏试验,可选择将生理盐水(1000 mL)兑入160000 U的庆大霉素;若已经给予药敏试验,可给予生理盐水与敏感抗生素进行冲洗,等到3~5 d后进行药敏培养,排除二重感染,并重新选择适合的敏感抗生素。(2)结合实际引流液颜色适当调节灌洗液速度,一般而言,术后48 h内通常引流液颜色较深,包括血性颜色或者黄色,且存有一定沉渣,此时可适当加快冲洗液速度(120滴/min);术后6 h内可采取全速冲洗模式,术后6 h后则应快速冲洗(80滴/min),每隔2小时进行2 min全速冲洗,保持“先快后慢”冲洗形式。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若颜色逐渐变浅,可将冲洗液速度降低至40~60滴/min;若突然颜色变成鲜红色,即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情况,此时应及时采取对症处理。(3)引流管的选择十分重要,引流管粗细及大小均对患者术后引流、伤口愈合等起到重要影响。本次研究选择18号硅胶吸痰管或者多侧引流管,具有较为柔软的材质,因此可以明显减少伤口刺激性,避免或明显减少橡胶管塌陷等不良事件。(4)加强创面观察与指导,伤口外用透明包膜应完全隔离外界,连接负压源后持续吸引,应避免因吸引力太大而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甚至出血现象等;应避免因吸引力太小而造成血凝块堆积,甚至堵塞现象等;因此应保持适当力度吸引力。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做好交接班工作,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对症处理并上报;应保持各个管道紧密连接状态,避免发生管道受压、管道折叠、管道堵管、管道回流等不良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防发生医源性感染现象。更换负压瓶引流液时,应夹紧引流管,之后关闭负压源,并更换引流瓶,负压应保持恒定的状态,便于有效引流,以有效预防液体发生回流。(5)依据引流液颜色确定灌洗时间,灌洗时间约为7~10 d,以保持引流液处于澄清状态;灌洗完成后应留置3~5 d的负压引流时间,待引流物清除干净后,拔除引流管。(6)灌洗时应加强临床观察,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仔细分析有无堆积,流入速度是否减慢,排液量是否减少,以及有无发生冲洗液外渗等现象,每日检测患者大腿中段周径,以利于观察分析有无发生患肢水肿现象,是否保持引流通畅状态等。(7)由于患者长时间缺乏运动,容易诱发远端肢体肿胀、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情况;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术后患肢抬高30°,加強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训练5 min)[4-5]。, 百拇医药(邢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