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801
自我意念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4期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M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独立、基本独立及有条件独立患者(32.00%)相比,观察组患者应用自我意念法进行心理治疗后,完全独立、基本独立及有条件独立患者占62.00%,观察组患者FIM评分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或残疾。脑卒中偏瘫轻度患者仍可以进行上下肢伸直和弯曲活动;脑卒中偏瘫重度患者则卧床不起,基本或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1-13]。因此,药物治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措施对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延缓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十分重要。在本研究中,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综合性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FMA上肢和下肢总评分、降低SDS总评分、提高ADL评分Barthel指数,说明常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抑郁情况、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患者自主活动的独立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自身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运动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失落、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绝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剧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负担,不利于自身情况的康复[14-16]。心理暗示自我意念法是指患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收了以自然方式发出他人或外界环境的信息,从而改善自身的心理认知,应对自身心理障碍等的心理或行为反应[17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