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19531
针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边留置鼻肠管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7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应激性胃排空延迟、轻瘫及胃肠出血等并发症[10],应用鼻胃管进行喂养时,常有反流发生率高、机体吸收不良、达到目标营养量所需的时间较长等问题。鼻肠管的远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发生反流的风险减低,可降低误吸可能,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可减少胃出血等其他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更有效地达到喂养目标[11,12],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13]。研究显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伤后24 h内)应用肠内营养,不仅其GCS评分可改善,生存率可提高,其免疫功能亦可增强,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1]。因此,本文对于预计需长期营养支持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空肠营养管。且本研究发现针灸可明显减少反流的发生,虽然两组在肺部感染的发生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针灸组的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低,提示针灸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减少反流误吸,从而减少肺炎的发生。

    鼻肠管非手术放置方法包括:借助胃镜法和放射介入法,徒手盲插置鼻肠管和被动等待法置鼻肠管。内镜下留置鼻肠管和放射介入法虽成功率高,但费用高,不适合床旁操作,因此不适用于危重症病人[14]。对于不需要借助其他手段的徒手置入鼻肠管,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徒手盲插置鼻肠管、被动等待法置鼻肠管,前者寄希望于置管者凭手法将鼻肠管盲插通过幽门送入空肠,置管过程中可能反复使用药物促进胃肠道蠕动,并反复向胃内注气以判断管端的位置,所以该方法势必需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