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皮下负压引流球的应用(2)
[Key words] Ileostomy closure technique; Incision infection; Risk factors; Subcutane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ll; Low rectal cancer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患者二次手术甚至死亡。预防性回肠造口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及吻合口瘘的严重程度,并且手术操作简单,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1]。其缺点是需二期手术还纳,而造口周围长时间受肠内容物的浸渍并且有较多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这使得术后切口感染机率大大增加。既往研究报道,回肠造口还纳术后一期缝合切口感染率高达7.8%~25.0%,位居术后并发症的前列[2,3]。因此,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回肠造口还纳术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切口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球引流在防治切口感染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及回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