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372449
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6期
     [Key words] D-dimer; Preeclampsia; Clinical significance; Pregnant women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女性妊娠期间的特发疾病,严重影响母体及胎儿的健康,可导致胎盘早剥、早产、死胎等严重不良预后[1-2]。多项研究表明,子痫前期孕妇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并伴随一定程度的凝血功能亢进,提示机体处于病理性的高凝状态[3-5]。D-二聚体是机体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产生的产物之一,既往研究发现[6-7],D-二聚体的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考察外周血内D-二聚体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20~35岁,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②妊娠糖尿病患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不全患者;②胎儿畸形患者;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严重感染患者;⑤经产妇。轻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妊娠20周开始出现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或随机尿蛋白呈阳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