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8904
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及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5期
     青光眼是致人失明的常见原因,如未能及时接受治疗会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晶状体不全脱位多因外伤、先天发育异常和炎症变性牵拉等因素所致,受位置异常改变和瞳孔阻滞等因素影响易造成房角关闭,造成晶状体与葡萄膜频繁接触,继而炎性细胞阻塞小梁网,阻碍房水排出,最终继发青光眼[2]。该病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因而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3]。有鉴于此,本文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6例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例(1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4只眼),女12例(12只眼),年龄36~80岁,平均(62.78±11.42)岁。患者均有视力急剧下降、头痛、眼痛等表现,角膜呈弥漫性雾状水肿,前房较浅,瞳孔扩大强直,眼压增高。晶状体无赤道部,少数患者出现虹膜震颤,其侧眼、前房深度均正常。

    1.2 方法

    术前检查视力、视野、眼压、晶状体厚度、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状体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开展房角镜、眼部B型超声检查和UBM测量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