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26期
编号:13407194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6期
     2.7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C组的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 讨论

    近年来,连续硬膜外麻醉因其良好的肌肉松弛及镇痛效果而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但合适浓度的局麻药用量一直存在争议,选择一种既能满足术中镇痛和良好肌肉松弛效果,又能更快使产妇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但在血药浓度低于一定水平时,会降低镇痛作用,当剂量增加时,其毒性随之增强,严重时导致惊厥与心脏停搏[9-10],这些副作用和作用时间短等限制了其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广泛应用。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单独用于硬膜外麻醉,虽然不良反应少,但起效时间10~20 min,较利多卡因慢[11-12]。因此,基于以上药理特点,本研究选择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麻醉,起效快的同时,又能发挥罗哌卡因麻醉持续时间长的优点[13]。

    有研究指出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