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2)
2 结果2.1 临床基本资料
5例患者中2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11~61岁,平均49岁。发生于顶叶3例,占总数的60%;发生于颞叶1例,占总数的20%;发生于枕部1例,占总数的20%。临床上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直径3.0~8.0 cm,平均5.8 cm。见表1。
2.2 影像学资料
5例中2例病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为主不均匀信号,增强后呈明显“花环样”强化;但其余3例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见图1。
2.3 病理特点
镜下见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显著,见多量巨怪形的多核巨细胞(封三图2A~2B)及一些小的“纺锤”状合体细胞;网染可显示肿瘤组织网状纤维丰富(封三图2K),奇异的巨细胞胞浆丰富且体积巨大,单核或者多核,多核者最多可达20余个核,核染色质深,大小形态不一,呈角状,核仁明显,胞质内包涵体可见(封三图2C),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除巨细胞外尚见小圆形和梭形瘤细胞(封三图2D)。部分病例可以见到假“栅状”状的坏死(封三图2E~2F)及大片缺血性的坏死(封三图2G),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袖套”样结构浸润有时可见(封三图2J),瘤内可见灶性的小血管增生,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不明显(封三图2H),可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分布(封三2I)有时形成不典型的假菊形团状结构。
2.4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标记所有病例均阳性表达 Vimentin、GFAP、EGFR和p53,Vimentin均弥漫性表达,GFAP表达差异较大,所有病例CD34、CK-pan、EMA均阴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