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与NT-proBNP监测对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价值(2)
[Key words] BNP; NT-proBNP; Cardiorenal syndrome; Cardiac insufficiency; Renal insufficiency荷兰学者在2005年针对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两种疾病共存时预后显著恶化的临床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概念[1]。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破坏,同时酸碱平衡、水电解质调节紊乱,造成肾功能不全,继而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废物潴留,左心室心肌肥厚受损,无法将回心静脉血流全部泵出,导致外周循环静脉血流淤积,动脉血流持续灌注不足,引起心臟功能不全,而心功能不全反之又加重肾功能不全,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判断CRS患者心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就变得十分重要,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近年来,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诊断心功能不全的生物学标志物被广泛使用。心肌细胞在病理情况下产生含134个氨基酸残基的B型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再分裂成含108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