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2027
编号:13806250
基于p38MAPK通路的电针扬刺对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早期血管化及触觉改善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7
     2.4 Western blot法检测CD31、VEGF和vWF蛋白表达情况

    造模3 d后电针组创面组织CD31、VEGF、vWF蛋白阳性表达均多于其他3组;造模14 d后电针组创面组织CD31、VEGF、vWF蛋白阳性表达均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2、表3。

    3讨论

    正常无损伤的皮肤往往维持一种“皮肤电池”作用。一旦皮肤受损,正常的经上皮电位会短路,电流从伤口中心位流出,在创面边缘形成相对稳定的电流回路,这种负极指向受损皮肤部分表皮的作用形式便是损伤性内源性电场[11-12]。大部分慢性难愈性创面表面内源性电场强度变弱,这使得外加微电流成为促进创面修复的一种可能治疗方案。

    《Nature》杂志连续报道,Merkel细胞是树枝状细胞的一种,位于光滑皮肤的基底细胞层及有毛皮肤的毛盘,数量很少[13-14],其具有许多感受器特征,能和一型感觉神经纤维形成突触样连接,主要负责高频率动态持续性刺激的感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K20也逐渐确定为Merkel细胞存在的特征性标志物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