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干预因素分析
张玲芳 盛洋 莫一鹏 方金[摘要] 目的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后心脏康复干预因素分析。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因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2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心脏康复干预分为干预组65例与未干预组18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出院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调查结果,体质量指数,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费用支付方法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干预的相关因素。 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3;文化程度小学=1,中学=2,大专及以上=3;社会支持较差=1,良好=2;冠心病认知情况较差=1,良好=2;费用支付为医保/社保/商业保险=1,自费=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对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有负性影响,而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良好、冠心病认知情况良好、医保/社保/商业保险支付费用对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干预有正性影响(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迅速减少或中断而导致心肌严重的持久的缺血,进而导致心肌坏死。缺血导致的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是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在梗死20~30 min就可发生心肌坏死,1~2 h后发生心肌凝固性坏死,1~2周开始吸收纤维化,6~8周开始瘢痕愈合。梗死3 h在坏死边缘有波状肌纤维,3~6 h水肿,局部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6~12 h凝固性坏死继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03 字符。